若说先前还有人不明白,女君为何如此深信三皇子,此时便也该想通了。留在大凉终身为质,此话说的如何含糊,众人又怎会不解其意。
女君与这三皇子,论年岁样貌,无不般配,若有此人在,自然是君王婚配的不二人选。不多时,朝堂之上,纳北正三皇子为婿的谏言便不绝于耳,这一次,女君倒是痛快将这群策群议听进了耳里。
君王大婚,岂能马虎,况且,这女君纳婿,从未有之,礼官们自然少不得更要费一番心思琢磨礼制。至于婚期几何,星官们占星卜卦,亦算出了个大好日子,便是年节后的三月初五,如此说来,待得女君十八岁生辰过完,不日便就要做人妇了。
年关底下,几场大雪将来往大道封的严实,是以,非是待得年节后冬去春来,大凉女君大婚的喜闻方才传的四海皆知。转眼间,将将苏醒的枯枝间,贴梗海棠的花蕾已初现羞容,女君大婚的事宜自然是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可这十八岁的生辰亦是耽误不得。
赫羽自然不喜过分铺张,几次都将内务府送来呈情的折子退了回去,意为不允,芳琴姑姑看不过,难免开口劝慰,“陛下,下面的人做事,亦是有规可循的,陛下也莫要太为难他们了。”
“姑姑,我这生辰年年都过的,今年便免了罢。”
“那可不成,陛下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子,哪样都少不得。”
赫羽嗔笑一声,“婚事用度,我自有过目,当年,父皇与母后成婚之时,亦不过这一半的花费,可三皇子远道而来,我也不想使他受丁点委屈,便就应了,可这小小生辰”
“陛下勿要多虑了,大凉国力已非昔日,只要陛下高兴,便是大凉之福。”
赫羽笑叹一声,复而一双秀眉又挽了起来,“还不知三皇子如今在柴桑城中,情形如何呢?”
芳琴姑姑自然知晓女君心中所忧,那董贵人的家书堆了厚厚一沓,三皇子方才依依不舍暂别了王舍而去,他既许了女君一世相伴,也只有辜负母亲一番苦心了。
“陛下与三皇子情深意重,于他心中一番煎熬,自然看在眼里,早早便催他归去与母亲团聚,似陛下这等善解人意的女子,即便是寻常百姓家中,亦是难得。”
“姑姑倒是会夸我,柴桑城中却不知光景几何,王公贵族该如何安抚,宋氏族人该如何安顿,皆是费心之事,且由他早日归去,亦能处理的更为妥当。
“陛下,你不顾大臣们反对,教他宋氏族人永享一国之主的尊荣,还允三皇子打理北正内事,已是莫大的恩泽了。”
“与他给我的相比,我能给他的,唯有这些拿不出手的了。”
宋灵均既已打定主意,自然亦是做好了万般打算。虽如此,一想到母亲苦心经营半生,却终究未能如愿,也实在于心不忍,是以,虽年节前已回到了北正,母子两见面的次数却是寥寥,也不知到底是谁更不愿见到谁。
寻常百姓倒还好,只求个太平安康的日子,虽然这好端端的一国之主忽而便成了他国之臣,只是,这北正的律法刑役均未改动半分,就连他宋家的人都仍旧是这一国之尊,是以,倒也无甚区别。
至于北正的文武臣子们,初闻北正成了大凉的附庸国,一时也难以接受。但彼时,北正之主还在大凉的天牢里,即便倾举国之力,也难将其完好无损地捞出来,心中虽有怨怼,亦是敢怒不敢言。而大凉女君宽仁有加,是以,众人为主分忧之事少了许多,该领的俸禄却一分不少,又何乐而不为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