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森一笑。往常由于微软的强大,常常让其在嘴仗上讨不到便宜。当然,埃利森是那种屡败屡战的人,他绝对不会为一时成败而气馁。想当年,他在创建甲骨文公司之前,他读过三个大学,却没拿到一张大学文凭,在十几家公司呆过,却没有一个干长过,但最终他却创造了甲骨文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世界80%以上的公司都使用他们的数据库软件。
这份成就,让埃利森足以面对任何一时的失败。而且他最为欣赏的一句名言,则是萨达姆的话——这是一场最后的决战。其充分体现了埃利森好斗的性格。
“林,你和微软联合推出的‘WMA音频’格式怎么样了?我怎么到现在看见的都还是‘苹果’的‘iphone’和你公司的‘魅影’,而且都是使用MP#格式!”埃利森专挑肉疼的地方下手。
“WMA音频”格式,本是“微软”为了搭上数字音乐末班车而推出的一款全新音频格式。但是由于林风的“魅影”和“苹果”的“ipod”的推出,导致“mp3”格式音乐成为随身听的主流,微软的“WMA”音频几乎无人问津,众多音乐爱好者认准的只有“MP3”,对于“WMA”并不十分需要,数字随身听只要支持“MP3”格式就行,至于是否支持“WMA”那就无所谓了。
漠视数字音乐的流行是微软在本世纪犯的第一个错。为了弥补这个错误,“微软”便和林风合作(“苹果”是微软的最大对手之一,微软绝不会和“苹果”合作),共同力推“WMA”音频格式。只可惜,“MP3”音频格式早已占领市场,“魅影科技”旗下的“魅影MP3播放器”也早已全球卖出上千万台,自然不可能仅仅是为了“WMA”音频格式,便置上千万的客户不顾。
最终,“WMA”音频格式,在这场数字格式之争中败下阵来。现在埃利森专挑“微软”的肉刺下手,可真的令人蛋疼。
保罗-艾伦鼻子一哼。
“埃利森,你的数据库软件还不是紧跟IBM的屁股走,我看IBM随便放个屁都是香的。”保罗-阿伦一口粗俗语言。对于埃利森这种人,你说话太过文雅,只会被他欺负。这个三所大学都没让其毕业的“恶棍”,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和他“竞争”,要不疯一点,绝不是他对手。
埃利森闻言眉头一僵。每次保罗-阿伦都拿这事来讽刺他。当初甲骨文公司成立之初,是一头雾水的。埃利森成立公司之后,根本就不知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好。最后还是看见了IBM公司的研究员埃德加-考特在Communications-of-ACM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论文之后,才找到了发展目标。也才有了今天的甲骨文公司!
可以说,没有当初埃德加-考特那篇论文,就没有现在的甲骨文公司,更没有现在意气风发的埃利森。结果,这段本应让埃利森值得自豪的往事(从IBM手中“偷”得技术成果,这是相当自豪的事),结果在保罗-艾伦的言下,就变成了一个跟屁虫。这让埃利森是相当的火大。
不过今天,他可有反击利器了。林风不是在这么!林风的第一个利用价值就在此刻!
只是利用林风的代价,也是极高的。埃利森付的起么!
(剩下章节,凌晨更新,谢谢大家支持了!祝国庆长假一直愉快!)(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