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太平清> 第十五章 楼底(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五章 楼底(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陆粒说是小水云的同窗,道一句见过婶婶,妇人便自顾去灶房了。

  随后却不是陈青松而是陆粒喊小水云去倒两杯水,陆粒则和陈青松聊起来,陆粒唤陈青松陈叔叔,知晓了陈家更详细的情况,陈青松赁出自家田地,去镖局帮忙跑腿后,自家日子确实改善许多,先前一家人面朝地背朝天辛苦种田,刨除看老天爷脸色,结果不过是满足一家人的嚼谷,剩余些粮食与鸡蛋等换些油盐和日用品,几近不剩。如今却是改天换地,赁出田地就能有足够一家人的口粮,小水云母亲做些帮着虎口街一些铺子做点针线活,就够补贴家用,那么汉子挣的可不算少的跑腿钱就能存下来,虽是疼爱小水云,也没惯着他,碎嘴零食偶尔会有,次数算不上多,但如果是文房用具,汉子花起钱来可不带多说一个字的。

  窗口不再有深红的斜阳余光,陆粒却如有晚霞在脸,站起身向陈氏夫妇长长作揖,即是道歉更是道谢。陆粒道出当初于田埂抢夺小水云包子一事,长久以来,于市井陋巷混迹长大的陆粒心中,愧疚有,但算不上“刻骨铭心”,而让陆粒多年耿耿于怀的是那个包子对自己有续命之恩,却没能道上一声谢。

  满脸红潮彻底褪去的汉子脸庞却愈显黝黑,汉子家里世代务农,往上推三代五代都是斗大字不识的庄稼汉,对读书人不仅是尊重甚至带有些许敬畏,也正是汉子陈青松迫切想要儿子陈水云去学塾念书原因。陈青松见到陆粒庄重作揖觉得无论如何也受不起,扶起陆粒后与妻子对视一眼,像是都记不起有这么一回事,反而是肯定记不起事的小水云吵吵着他可记着呢,是个肉包子,所以陆粒得还他两个肉包子才行。

  陆粒笑着说行的。

  陈青松笑着说道:“那个时候你那么小,又是饿着了,用小水云教我的话来说就是‘情有可原’嘛!”汉子看着自己儿子,偷偷竖起大拇指,笑意浓厚,像是一位老农望向辛苦栽种培育而即将丰收的庄稼。

  陆粒收下这份好意,心情舒畅,询问是否需要他做些什么。

  汉子没了言语,倒是素衣妇人心细如发,想起之前陆粒带着小水云进屋以及之后动作,知晓两人关系已然莫逆,笑道:“你之前放在院中的锄头,已经帮了他爹大忙了,你心中的剩余愧疚,自可全部打散去,小水云年纪尚小,在学塾自然有调皮懈怠,你能帮着督促一下,就要换我们夫妻俩感谢你了。”

  陆粒笑着点点头,不怀好意望向瞬间嫣巴巴小水云,这件事不用说他也在做的。

  一家人要留陆粒吃饭,陆粒以天黑路远拒绝了。

  自然是算计好的时辰,看着一家三口,陆粒微微咬牙,不敢久待,作礼拜别,像是再待一会儿,黑夜就要像一头洪荒猛兽将他一口吞没。

  他自己也不知道心慌些什么。

  回大罗寺路上,陆粒稍稍提起内劲,本就尚未彻底黑天的路在陆粒眼中更加清晰几分,走到半山腰,瞧见那座仅剩一对楹联的甪元亭,陆粒走进去呆坐了一小会儿,掰着手指头默默念,曾去过一次张万金的豪宅,将几个月攒下的钱还清的那锭银子,张万金也没拒绝,收下后笑着说以后需要钱找他就是。

  那家在河边结篱笆豢养鸡鸭的人家,在陆粒第二次去寻找时不见了踪影,应该是举家搬离了雨花县,陆粒打听后只知晓人家姓戚,暂且可以放一放。

  正如自己所愿,不怕麻烦大而怕麻烦多,当下姑且算是只欠着清微宗与天一宗打开宗门禁制一事,那两本经书即既可算白头符剑换来,也可算将来自己帮他们打开禁制的预支报酬。

  长舒一口气,陆粒离开亭子回到自己寺旁的小屋,隔壁屋子烛光敞亮,白落修长的身躯就靠在门框边,见陆粒回来,就向前走了两步,被烛光拉长的影子刚好到陆粒脚下,白落嘴角勾起,朝陆粒勾勾手。

  白落被方丈带回来几天,除了名字还是没有说过一句话,平时多在屋里发呆,两天前去过一次藏经楼后就几乎整日待在那边。藏经楼陆粒也常去,如今甚至还是藏经楼的半个管理者,说是寺庙藏经楼,其实佛经只占到两成,缘于当初大罗寺重修,起初人们捐赠的当然都是佛经,至少也是与佛法沾边,只是民间佛法古籍终究不多,几门大户开始捐赠别类书籍,发现寺院来者不拒,相互攀比下不久就充满了这栋藏经楼。

  所以藏经阁从山水游记、地方县志、个人自传到医药典籍、农家耕种甚至兵法战书,无所不有,包罗万象。陆粒读书识字后帮着监寺师傅整理分类阁楼中的典籍,还能得到活计减免的报酬。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