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太平清> 第二十八章 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十八章 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眉船近乎子时到达仙览渡,再往下的数百里江道落差极大且蜿蜒不定,便不再适宜航行,且站在仙览渡最后一座大桥上,就可瞧见江面悬空成瀑之景,和着月色骤然沸荡,激起氤氲迷雾,回映得天上那一轮皓月如盛开芙蓉。

  仙览渡四面皆山,分明不算高的山峰却常年有半截埋在云雾之中,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仙览渡由此得名。仙览渡这一处分流上架有七座大桥,每一座大桥便是一家渡口,大桥两侧分别是居住地和集市街,陆粒和李李在第一座大桥下船,桥头一杆大旗迎风猎猎作响,上书仍是一个董字,想来那位王妃便是姓董了。

  沿河北侧有着三条灯火通明的大街,明月高悬来往人群仍是络绎不绝,陆粒注意到他们多是搬运货物的工人,每个渡口人群穿着有着明显区别,两人寻了一间按时辰算费用的客栈放好了书箱却无困意,打算出门闲逛再寻些吃食,那船上的糕点样子俏丽,但入水即化半分不顶饿。

  李李斜眼瞧着几座被灯火撑亮如白昼的平桥,叹道:“祝先生曾提到过仙览渡虽规模不大,却占着云锦国每年东西向水运物资近半,我一直好奇如果地方小了如何能占得如此巨量的运输,原来是昼夜不曾停歇,夜晚便是如此,白昼可怎了得?”

  陆粒笑笑,“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李李轻跳起身敲了一下他的脑袋,没好气道:“绝知此事要躬行!”

  两人相顾无言,都瞧出了对方眼里的心思,如此重要的航道中客运却只董字旗眉船一家,也就是那位一字王了,换做他人绝不是有钱就能办到。

  如今的天下大势虽不是大张旗鼓的群雄逐鹿格局,却也远远算不得太平盛世,但好在天下终归是有过一统,意味着没有刻意管制下的商贾再没有八方壁垒,甚至是与争斗得最为凶狠的北浮国每年贸易往来数额却是最大,中原之地自诩为天下正统,古玩名作一旦流传而出无一不是千金万银之价,被北浮国戏称如女子腰肢般柔软的江南丝绸当下大头由官府管控,没有个两三年的提前预定,至多到官市买个一尺半寸,饶是如此物产丰宜的云锦国也不敢说一句“可不籍外来货物以通有无”,每年从北浮国运输而来的盐铁占据小半、狼毫小尖在某一年贸易堵塞后差点成为文房清贡而只看不用、兽皮羊绒更是胡州黄州等北地之人的心头好,从十万大山北上的香料特产已是高门贵族必不可少的奢侈品,从东西诸国而来的各色种子让中原大地黑褐色的土地更加五彩缤纷。

  更有佛经从西方佛国如一朵妖艳莲花飘掠而来,在千年以前的战火土壤中落地生根,与本土儒道并立三称教!

  吃食琳琅满目,李李还是要了两份本土小吃虾粉,鲜香扑鼻口齿留香,虽不说回味无穷两人倒也是心满意足,只是结账的时候陆粒又不免心疼几分,两份虾粉的价钱几乎是蒙大叔铺子忙活大半天的收益,即便渡口物价普遍偏高,可这也还没入中州呢,真到那挥金如土的京城,自己能活几天呢?

  回客栈的路上两人又被香气吸引,定睛一看是那板栗酥鸡,新鲜的板栗似乎流露出高挂枝头的风草气息,倒不是两人口欲眼馋,板栗分明是秋季成熟,可听闻疏州交州与十万大山之间,有着两边共属的第三条大江,而大江南岸再南,果蔬不受时令限制,以往千百年的“不时不食”规矩由此打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