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太平清> 第七章 大善之家(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章 大善之家(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杨全安从被救起至有所小成再至今日,一直想拜李琰为义父,只是也不知为何李琰始终不答应。但是逢佳节或拜寿,杨全安送来的礼品照单全收,并且也接受杨全安在江湖上对李家生意的照顾,这才使得“黑白通吃”的李家声名不显,却家财万贯。

  李琰有两个儿子,双胞胎中哥哥李望谣,比起弟弟李厚焦当真是当得起哥哥一称。缘于虽是双胞胎,哥哥李望谣比弟弟要早出生一整日,也正因此,李琰的妻子在生下李厚焦之后便难产而死。那时李琰正在边境大战正酣,等回到家中,抱着妻子冰凉的躯体,心冷如霜雪。安葬好自己妻子之后,都没有多看两个儿子几眼便匆匆回营了。

  李琰至今仍未续弦。

  哥哥李望谣喜静不喜动,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在雨花县学塾待了两年,便独自动身去往刑州书院求学,直至舞象之年方才回家,自学至今。

  弟弟李厚焦则与哥哥完全相反,从小便对书籍不感兴趣,认为所有书籍里面都住着瞌睡虫,只要一打开就能让人入睡。李厚焦不算天生神力,只是比起普通同龄人力气大些,又对刀枪棍棒都感兴趣,在他与哥哥都还小的时候,李琰每次回家总要被他拉着比试,而李琰毫不留情得次次击败小儿子,然而当李琰再次回家时仍会受到小儿子的挑战,这才点点头请一些境界不算太高但算得上明师而不是名师的武人来教自己的儿子武学入门。

  至于小女儿李李,则是李琰最后受伤,辞军还乡时的路上捡到的,那时的李李还没有长牙。

  本想看着可怜,带回家也不差这一口饭,稍稍大些还能当个伶俐丫鬟。

  哪知李琰一行人刚回到李府,手脚都还不能挪动丝毫的李琰还没躺到床上,门外便来了个不穿道袍不带道冠的中年道士,只是手中有一雪白拂尘,双鬓丝发无风自起,长衫游龙摆动,道士表情无悲无喜,虽无长须亦是一派仙风道骨。

  道士看了看李家门庭,终于笑着点点头,伸手从袖中取出一枚丹药递给李府管事,管事将丹药给仍是在庭院中的李琰之后,李琰竟是毫不犹豫将其吞下,惊得一旁众人不知所措。咽下丹药的李琰当即神魂具颤,手脚发痒,那两道触目惊心的伤口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闭合,虽未完全愈合,但是前一刻还伤重的李琰这一时已能自行坐立。

  众人又是一阵惊叹。

  李琰亦是,只是有苦自知,伤口快速愈合奇痒难耐不说,刚刚囫囵吞下丹药并非自愿。

  李琰稍稍坐起,抱拳道:“敢问仙长有何指教?”

  白骨生肉药,当然开口即仙长。

  中年道士摇摇头,微笑道:“没有指教,只是路过此地,见府中有霞光一闪而逝,心有感应,来此想结一桩善缘。”

  众人皆摇头,不见霞光,不明善缘。

  道士又笑着指指女管家手中的婴孩,“孩子福缘深厚,无法想象。贫道算到李家将有一劫,此女可解。”

  道士拂尘一扬,仙气盎然。“李府本大善之家,奈何将军刀下血,劫从杀戮生。”

  “欲取先予,取而不坏,方为大善。”道士最后抬头看了一眼李府匾额,缓缓退去。

  等到管家受到李琰示意出门查看时,街上巷中哪有道人身影。

  每当提起这回事,府中上下总以为是在做梦,只是见到老爷明明前两天还动弹不得,一下子便能下地走路,都只当是遇到神仙了。

  得了示意的李琰,思考良久,觉得既然孩子如仙长所说,受恩于李又将福报与李。

  于是就有了李李这个名字。

  逐渐长大的李李,外貌上,圆圆的小脸煞是可爱,两墩小脸总是红扑扑的,府中每个人见到都想去捏捏,但总是要被人家一顿嘟嘴白眼,但是只要是有糖果吃食什么的,那就任君搓揉了!

  只是性子上,用古灵精怪形容,还颇有不足。比如在府中玩捉迷藏,小姑娘能躲到水池中只用一根苇草呼吸,能躲到树上,被抓到了下来还能趾高气昂的扬扬手中的鸟窝,再让管家伯伯放回去。只是有一次不知听谁说鸟窝被移动过后鸟妈妈就不会再要了之后,小姑娘就再也没掏过鸟窝。再比如别人的竹马都是一个一个的,她偏要三个一起骑,小短腿够不到三个也有办法,找两根绳子拴在自己这匹竹马后头,好歹威风不是?别人放纸鸢都是人拎着线跑带着纸鸢飞。她不行!她要上纸鸢上去,也要飞。好求歹求请来两个哥哥加七八个人,做了一个木架支撑比人还大的“纸鸢”,刚一坐上去,直接破个大洞,好嘛,起飞提前失败了。小姑娘也不哭闹,沉静一想,然后就玩别的去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