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吗。”听到这里,苏昼也颇有同感——虽然大家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谁没灰心丧气,状态不好的时候?
人世间,谁都可能会在状况不佳的时候,想到一死了之,而对于灵魂鬼修来说,没有经过特殊修持,心中一旦涌出这样的想法,就真的会死。
所以,鬼修一系最重要的,就是‘坚固执念’。
“那么,电子冥府中,可以例外吗?”
想到就说,苏昼下意识地询问道:“还是说,和正常情况一样?”
【电子冥府,是束缚,也是机遇。】
对此,偃圣并没有任何隐瞒,他直截了当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冥府中的居民,与其说是纯粹的电子化灵魂,倒不如说是一种附着在‘电磁信号’上的灵魂。】
【怎么说?纯粹的大脑意识活动,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微电流神经讯号,而电子冥府,本质上就是用信息手段,在网络中模拟出了这一种电磁讯号……某种意义上,电子冥府中的居民,其实根本就没有死,他们只是抛弃了碳基的躯体,将碳基躯体产生的电磁讯号,转换到了人造的网络上而已。】
苏昼很快就理解了偃圣的意思,他在心中复读了一遍,然后便缓缓道:“所以说,所谓的束缚,也就是作为‘身体’的电子冥府本身……”
【是的。】
偃圣缓缓低下头,他语气深沉:【他们本质,已经是另外一种电磁信息生命……而并非是人类。哪怕是制造出了原版的躯体,想要重新复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除非是制造出完全改造的电子义体,可那样的话,本质上也就是控制玩偶罢了。】
对此,苏昼也颇为无言……是啊,听上去,代价的确沉重,进入电子冥府,本质上就是转换成另外一种生命形态……但是相比起无意义的消散,这也是另外一种机遇,重新再活一次。
而就在此时,苏昼却看见,偃圣注视着电子冥府服务器的眼神,浮现出发自内心的慈爱。
很难说明,为什么一个完全由电子信号凝结成的投影,会让苏昼感应到‘慈爱’,但这就是事实,那是发自内心,源自灵魂才能诞生出的浓烈情感,绝非是什么模拟的电子讯号。
【所以我期待。我期待着,有一天,这些电子冥府中的幽魂,可以超出‘这个世界’的限制,从中超越而出,成为胜过常人灵魂,超越正常灵魂的……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的存在。】
温和地笑着,偃圣向前走动,凝视着自己一生的心血,他的眼神柔和地就像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我希望他们能够超越这电子的冥府,就如同我们这些修行者超越了生死轮回那般,成为全新的存在。】
而苏昼站在偃圣的身后,凝视着对方。
——寂主。
在那么一瞬间,苏昼从偃圣的身上,隐约看见了轮回世界背后的伟大存在,那与寂主类似的光芒。
但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偃圣就是偃圣,寂主就是寂主。
而就在这么一瞬间,苏昼终于彻底明悟,雅拉早就说过的,‘伟大存在’和‘所有相关存在’之间,都是互相‘独立’关系的意义。
原本,他之前还一直都在疑惑,为何伟大存在和其衍生体之间,明明有着关联,但是为什么却是互相独立的?还经常有衍生体反抗伟大存在的事件发生。
而现在,苏昼明白了……就如同这世间,很可能会有不同的人诞生出相同的想法那样,他们固然想法一致,但是却是不同的人。他们想的的确一样,但要具体怎么做,怎么施行,哪怕作出的选择全都一模一样,可这都是人本身独立的选择,而没有从属的关系。
但是,伟大存在,便支撑着一种思维逻辑本身——并非是代表和象征,而是支撑。
“雅拉说过……伟大存在,几乎从不干涉任何世界。”
在心中低声喃喃道,苏昼凝视着偃圣那注视着电子冥府,除却慈爱之外,只有期待的背影,叹了一口气:“祂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这一种思维的背后,是可以成功的,它是有伟大存在支持的,并实践过的。”
——无论是杠精,给鸡蛋里挑骨头,让世界变得混乱,变得热闹,变得与众不同。
——无论是制造轮回,期待有人能超越轮回,超越死亡与一切,成就不朽不灭。
——无论是如同植物一般,享受平静的生活,作为大道源头,万物都借自己而存。
——甚至,无论是屠杀,毁灭世界,让世界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终末终将到来。
所有的一切愿望,所有的一切想法,祂们的存在,都证明,这么做,这么思考,是‘正确’的。
无论其他正确理解不理解,它们自己本身,都是完美自洽,自有一套理论印证,并且成功了的。
“啊……我明白了,雅拉。”
闭上眼睛,继续传输着体内众多受害者的灵魂,苏昼不禁露出微笑:“你们当初的战争,其实就是众多‘正确’与‘正确’的战争。”
“哈。”
而蛇灵,短促地笑了一声:“我早就说过这么一点了,我的立约者呀,你应该早就知道才对。”
“知道并不代表懂。而现在,我懂了,终于懂了。”
如此想到,苏昼睁开眼睛,传输着灵魂的他,目光变得更加明亮璀璨,青年的双眼之中,闪动着名为野心,亦或是说,名为‘愿望’的光。
“我会成为被人传颂的正确……那被人传颂的存在。”
他如此说道,回忆起了自己在一个个世界中的所作所为而,苏昼的语气无比坚定:“我过去这么做,正在这么做,未来,也必然会这么做。”
对此,缠绕在智慧树上的赤色小蛇,只是轻笑了一声。
“那我就等待着吧。”
祂也同样说道,语气带着浓厚的期待:“你未来那些,将会被人传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