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贞观年少> 第四十三章 发家致富的办法(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三章 发家致富的办法(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开玩笑,牛福肯定是在开玩笑。

  独孤武很有自觉地哈哈大笑,笑得极为夸张,脸都笑抽了才停下,心里连连叹息,终归地位低了些,牛福说笑话,自己不得不给面子啊。

  全然不知独孤武在笑个什么玩意儿,牛福愣愣地望着独孤武,样子蠢萌蠢萌的。

  牛福没明白自己的意思,独孤武只好单刀直入,笑道:“牛伯伯,您看我们商议好的钱财,今日是否应该给小侄了?您是否也交待一下新来的掌柜,最好带小侄认识认识,以免新来的掌柜不知缘由,伤了和气就不美了。”

  牛福赞同的点点头,也没说话,匆匆走了,片刻之后便带着酒楼原本的小二赶来。

  牛福和独孤武都没来得及说话,小二便躬身行礼道:“徒孙拜见祖师。”

  “啥意思?”独孤武一头雾水。

  听过小二的解释才知道,小二被李二收为了徒弟,因为冬天进不了正阳村,所以李二并未带着小二前往正阳村拜见。

  所以说独孤武在厨师行业的辈分又涨了,成了师爷辈的人,关键还不只一个徒孙,长安城中还有还几个徒孙。

  当然,这对独孤武来说不重要,重要得是根据小二的说法,他过年过节都能拿到徒孙们的孝敬,没说具体的数目,但总归是有一笔钱财。

  一小心又致富了,独孤武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小二牛通还将会是同福酒楼的掌柜,以后拿钱也方便,不会有任何麻烦。

  带上牛福给的钱财,鼓励了自己徒孙牛通两句,接过牛通送上的礼品,独孤武这才离开了酒楼。

  回到家,打开存钱的箱子,箱子里原本有三十贯的钱财,经历大半个月没减少不说,反倒是增加了不少。

  二两银子落在箱子里发出沉闷的声响,五百文铜钱落到箱子里响起清脆的哗啦啦声,再打开牛通给的孝敬,又是几十文下去。

  独孤武现在爱死这种铜钱碰撞的声音了,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铜钱,这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在独孤武心里,能让他开心的东西,都是伟大的发明。

  看着箱子里的钱财,独孤武突然有些懊恼,狠狠的拍了下自己的脑门,自语道:“我怎么把今日去酒楼最重要的事给忘了呢。”

  独孤武今日去酒楼,除了拿钱,其实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关系到独孤家长久的发家致富计划。

  这个计划便是独孤武最近在读书期间想到的计划。

  经商的计划被他否定了,但养殖发家致富却是不错的,在大唐人的心目中,养殖行业不属于经商,对独孤武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

  这大半个月的时间,独孤武可不是在泾阳县白白度过的,读书时发呆其实是在规划自己的计划,下学时去市场上找商贩们吹牛打屁便是了解市场行情。

  根据独孤武了解到的情况,大唐不仅缺少蔬菜也缺少肉食,大棚蔬菜的难度系数对独孤家来说有些高,但是养殖不是多大的问题。

  在市场之上,独孤武瞧见的肉食类,大多是鸡、鸭、鱼和猪肉,偶尔才能瞧见些羊肉和鹿肉,鸡、鸭、鱼是最主流的肉类。

  当然,这是指在酒楼是最主流的肉类。

  家里搞养殖,成为酒楼供货商的想法在独孤武的脑海中萌发了,农产品供货商在这个时代不属于商人,而是实打实的农户。

  关键独孤武还知道一个很重要的消息,明年关中会有蝗灾,李世民会生吃蝗虫,今年开始规模养殖鸡、鸭、鹅,明年说不定还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就算没有惊喜,起码能减少些正阳村蝗虫,也不愁给家禽找食吃。

  以前,独孤家连饭都吃不饱,家里又养着一条白吃饭不干活的米虫,没有精力也没有资本养殖牲畜,做养殖便是妄想。

  现在不同,家里有钱有粮食,正阳村的百姓又搬离了正阳村,多数人的土地荒废了下来,有足够的养殖地方,家里人也有精力,无非是多操劳一些,做养殖便不再是妄想。

  关键,独孤武也有借口不读书,回家帮忙。

  至于养殖技术,独孤武其实也考虑过,现代养殖多是人工孵化和饲料喂养,他不懂也办不到,但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法子也是可行的。

  做不到人工孵化和饲料喂养,那就母鸡抱养孵化,没有饲料和足够的粮食,那就放养吃草籽。

  虽说如此养殖的成效不会太高,但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慢慢来,独孤武并不着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