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万历四十八年> 第236章 改数百年之弊端(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36章 改数百年之弊端(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雅文小说17k小说网南派三叔
  

  不过,今日陈操的大事乃是整合松江全府的田地,这种事情,别说是陈操了,就是张居正在位之时想要施行一条鞭法也是难上加难,张居正更是因为这件大事而倒台的。</p>

  黄士静和刘文正现在已经是陈操的人,而且像陈操这种自封松江一府的人,所用之人也可完全是自己夹袋的人。</p>

  所以,目前摆在谭文化眼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老老实实跟着陈操的步子走,要么被陈操换掉。</p>

  除非谭文化手里有很多陈操谋逆的实质性证据,不过按照青浦县刁民的多少来看,谭文化有没有这些东西都是不用想的。</p>

  “松江全府共有土地六十三万又五千四百亩,官田十一万,民田二十万,余下的全部都是私田,”</p>

  陈操说着将田册扔在了桌上:“本公在说正事之前,先和诸位谈一谈咱们大明朝的祖制...</p>

  黄大人,太祖皇帝当年给读书人设定的免赋一事是怎么回事?”</p>

  黄士静当然知道这些,赶紧拱手:“回公爷,国朝初期,汉人地位低下,读书人的待遇很低,出仕为官的读书人生活度日艰辛,时太祖皇帝为了减轻读书人的负担,便定下了读书人考中秀才之后不用缴纳田赋,为的是不让认真读书的人去种田缴纳赋税...”</p>

  “嗯,”陈操满意的点点头:“可是这种情况到了英宗皇帝之后便变了一个味道,那些个农奴大地主都学到了一个技能,全部将名下的田地送给这个读书人,美其名曰投献...</p>

  不仅如此,连那些百姓都学聪明了,将名下的田地寄在秀才公的名下,只需要给秀才公缴纳给国朝一小半的赋税,便可以免去当年的赋税,你们说,这种做法如何?”</p>

  黄士静现在的风向标不错,赶紧拱手:“国朝税赋大减,各个加税摊派只能从农民的手中提取,以至于现在的国朝户部举日维艰。”</p>

  陈操说着看向了谭文化:“谭知县名下有多少田产?”</p>

  谭文化尴尬的不知道怎么说,黄士静便主动开口:“公爷,一般像谭知县这种县官,中举之后就有户籍当地的地主送出至少五十亩田产,最为关键的是给日后铺路,下官惭愧,名下当年也有一百亩地。”</p>

  “黄大人如今在松江有多少私田?”</p>

  黄士静答道:“如今有私田一千六百亩。”</p>

  谭文化见到知府黄士静与陈操两人一唱一和的样子,顿时就有了不详的预感,果然。</p>

  “下官愿意将属于自己的私田全部捐献出来,作为官田使用。”</p>

  嗨呀...</p>

  谭文化脸都青了,他青浦县治下在南直隶部衙内当官的有,还有退休致仕的,现在黄士静配合着陈操这么干,摆明了是要统筹整个松江府了。</p>

  谭文化当即拱手,试探性问道:“公爷此举,莫不是要整合整个松江府的田地?”</p>

  插播一个app: 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APP--咪咪阅读 。</p>

  陈操并未直接回答谭文化的话,于是又询问道:“国朝可有收取商税?或者说,太祖皇帝可有祖制不得收取商税?”</p>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