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未来短信息> 第一章 放榜的日子(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章 放榜的日子(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老师连连点头。

  常优最后说:“这个还需要学校和老师们的帮助,这个开学晚会一定可以办得好。”

  老师同意常优所提的方案。

  与老师道别后,两人离开教师办公楼。

  吕嘉钠说:“学长,你的安排真好。”

  “拜托!”常优说,“那都是临时想出来的。”

  “啊!”

  “还【啊】,还不去准备。吕嘉纳(钠),易卜生怎么没把智慧带给你。”常优说。

  吕嘉纳,是著名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 - 1906年)的一篇戏剧《群鬼》的名字,原著这个名字是女人名。吕嘉钠的父亲,也喜欢戏剧,因而将儿子的名字改为同音的。

  吕嘉钠,对这个名字很有意见,吕嘉钠,正如常优说的谐音【铝加钠】,不过只从他考到丽湖大学,在新生会上,认识了红若水以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吕嘉钠他开始感谢老爸给自己起的这个名字。

  正由于名字的特别差异,而且红若水和吕嘉钠的兴趣大体一致。吕嘉钠喜欢表演节目,大概是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而红若水是喜欢看戏剧,尤其是搞笑的对话。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学生会文艺部。

  在文艺部招新的时候,两个人几乎是同时来到面试,那时,两人才发现两人的兴趣是一致的,也有了更多的话题,慢慢地就成为情侣。

  当时面试的考官,就是常优,常优是那种有文化,爱学习,很努力读书的人,他自己也知道吕嘉纳的出处,因而对同音的【吕嘉钠】很好奇。而红若水,又是常优的同乡,同一家高中低两届的学妹。

  亨利克·易卜生的作品,常优是看过的,易卜生主张的是,不要拘泥形式,无视繁文缛节,提倡个性。

  吕嘉钠想起前事,他说:“好吧,他(易卜生)没带给我。”

  常优说:“那就想办法,动脑筋,我思故我在。办法总比问题多!砸门(咱们)吃饱饭在说。”

  吕嘉钠听到这里,他哈哈一笑,他觉得常优不愧是文艺部的副部长。

  我思故我在,来自笛卡尔(1596 -1650年)的哲学。

  常优有故意将【咱们】说成【砸门】。

  说着,走着。

  迎面来了老教授,他是德怀特·沃克夫,他是美国人,今年近70高龄,是著名的数学家,是十年前的菲尔兹奖得主。

  菲尔兹奖,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它被视为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因为诺贝尔奖本身没有设数学奖),每四年一次。

  德怀特·沃克夫看到常优,笑着用英文说:“查尔斯。”

  常优和吕嘉钠都跟老教授问好。吕嘉钠英文不太好,但常优的英文很好。

  德怀特·沃克夫,说:“这次高数考试,你和西蒙都作答得很好。西蒙他是第一,你第二。”

  查尔斯是常优的英文名,西蒙是万光的英文名。

  常优给老教授简单说了一下自己忙,以后有空在说。

  常优自己一个就走了。

  吕嘉钠感觉有点奇怪,他很礼貌地跟老教授说拜拜后,跟上常优。

  常优午饭也不吃,直接回到宿舍,打开电脑,登入校园网,输入自己的学生帐号和密码,他看到了成绩单。

  吕嘉钠感觉不对,他全程没说话,他也跟进常优的宿舍。

  吕嘉钠他看了看常优,他惊叹常优的成绩那么好,所有学科成绩都是高分。

  吕嘉钠说:“学长,你太优秀了。”

  常优大叫起来,说:“可恶,怎么又是第二名!”

  在数学成绩那里,【高数三】,常优,是高数成绩的第二名。

  丽湖大学的高数这一科目,是分四个学期来学的,分别是【高数一】【高数二】【高数三】【高数四】。

  高数的满分是100分,常优得98分,第一名的满分的是万光。

  这时,吕嘉钠的手机响起,原来是红若水,她说她已经到了校门了,要吕嘉钠接她,主要是搬行李。

  吕嘉钠跟常优说了一声,就出去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