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地春回>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战之前(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战之前(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马永的解释是:这罗汝才一向军无定处,四处流动,从不组织恢复生产。据说他还生活非常奢侈,好美女,好财物,每到一处都大肆抢掠妇人,其军也抢掠成性。再有义也不过一贼尔。

  如此,李平也就没有再去重视。

  明末那么多有名有号的贼王,又是今天你死、明天他降、后天又新冒出来一个的,天天都在变,他哪有闲心去一一了解。

  但是,随着李、罗组成联军来攻襄樊,李平却不得不加强对罗汝才的了解,毕竟尽可能的了解敌方的将领是作战的最基本原则。

  而随着对罗汝才有关最新的情报掌握,李平也慢慢发现,他轻看了这个“曹操”。

  李自成、罗汝才四十万联军,据说这其中兵力最大的是罗汝才而不是李自成,而罗汝才却甘愿当副手就很有意思了。

  并且据传,李自成和张献忠一直很不合,李自成落难时曾投过张献忠,张献忠却想杀了李自成,是罗汝才救了李自成。然后,去年张献忠在信阳兵败之后也去投过李自成,李自成也想杀张献忠,结果又是罗汝才救了张献忠。

  李自成与张献忠如此的恩怨情仇,也难怪张献忠此次未合兵而来。

  其他贼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很有可能更多的也是如李自成和张献忠这般:对有本事和有号召力的,非常猜忌和忌惮,只有干掉才放心。

  但这几年,农民军却反常的能常常实现大联合,形成席卷之势,很是让所有人意外。

  有一种说法,这都是因为罗汝才。

  所有贼首们都很给罗汝才面子。

  就像自今年年初起,正是靠着罗汝才,李自成才快速的聚集起众多的各路贼军并形成如此强大的声势。

  如此的罗汝才,确实很出乎李平的意料。

  当然,李自成这些年累积的个人威望也很重要,“奉天倡义营文武大将军”是李自成攻取开封后被推举的最新称号,而罗汝才是“代天抚民德威大将军”。

  注意这两个名号的差别,既平行,但也定了李自成在军事上的优先地位。

  按理说,罗汝才声望应不低于李自成和张献忠才对呀?可这样的人物,为什么在后世的大众认知里却很不起眼甚至默默无名呢?

  李平想,要么就是这家伙死的太早了,和第一代闯王高迎祥一样,才因此被人知之甚少。要么就是徒有其名,始终无甚大的作为,一直是千年老二或老几的,最后淹没在历史的浩瀚之中。

  但无论哪种情况,凭罗汝才外号和其当前的实力,他与李自成之间应该不会是一个严密的整体。

  一山不容二虎,一军不容二将。

  虽然罗汝才甘愿在幕后,但他与李自成的志向不同将成为两人间最大的分歧,然后罗汝才的实力还很强,又对李自成有恩。

  不过,李平并不敢因此而有丝毫掉以轻心,李罗之间的事还轮不到他去替他们烦恼,李罗之间的问题更基本不会改变他们来进攻襄樊。

  毕竟他们已经来了。

  在这个问题上,李罗之间应该是一致的。

  李平现在真正头疼的是襄樊百姓死心贼军的态度和左良玉坚壁清野的无力。

  这已经完全把他惊到了。

  李平猛然意识到,他在万山南侧的老窝已经非常不安全,那里的地理位置非常不佳。

  无论敌军强渡过或是偷渡过汉江,只要轻步兵去横穿万山,他的麻烦就大了。

  他所能做到的提前报信那点时间差根本没多大用处。

  那么多家当和人可不是说走就立即能走的,就是提前收拾好也不行。

  踌躇良久之后,李平果断的下令去通知宋宝来立即带领山庄内全体人员和物资向西南部山区的预定位置转移。

  李平已经不敢报希望和冒险了。

  ……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