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石榴湾> 第五章 首文化的回忆(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章 首文化的回忆(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
  那是一九九0年的秋天,下午,浓黑的乌云从南面大海的方向翻滚而来。看样子一场暴雨就要来临,首文化与张方勤撑着老三赵礼兵缓缓向汽车站走去,后面跟着孙光华和王孟生。这时天空清亮的闪电过后,跟着就是一声凄厉的炸雷。离汽车站还有一百来米。首文化心里急,可老三赵礼兵的腿还没好,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挪。

  首文化说:“老三,来,我背你。”他背了赵礼兵便跑,刚进汽车站,大雨就下来了。他们在汽车站的长椅上坐下,首文化去买了四张车票,他把票给张方勤说:“我不回去,你们多照顾一下老三吧。”

  几人都感到惊讶,张方勤问:“不是都说好了一起回去吗?你又不回去了?你一人在这里会吃大亏的呀。”

  首文化说:“别担心我,我不会在这里,我想去另外的地方。老三的腿没伤骨头,在家里养几个月就会好的,我有钱了会寄点钱给他,你们常去看看他吧。”

  大家默默的坐着,都不说话,气氛压抑而凄然。“东西南北中,发财去广东”他们不再相信这样的鬼话。他们是笑着唱着来的,满怀希望,憧憬未来。现在要回家了,他们不但没发财,还带着伤痕累累的心,还有老三那条伤腿。四人上了汽车,首文化朝他们挥了挥手,汽车驶出了车站。

  第二天,首文化一个人来到了离丰尾不远的一个小镇。小镇面临着大海。岛屿、港湾交错,沙滩蜿蜒连绵,沿岸是奇奇怪怪的礁岩。大海明晃晃的,近岸的地方都是渔船,有小渔船也有大渔船,听说一艘大船要一千多万,当然有大船的都是大户,这里大多数人还是做渔民,拿工资生活。这里养殖业不发达,主要还是靠出海捕鱼。小船出海很危险,遇到风暴就船翻人亡,大渔船要安全很多。

  小镇并不大,沿海边有一条约三里路的主街,主街两边都是商店。大部分是卖走私货。内地有很多人到这里来批发。走私是违法的,常看到警车鸣着警笛从街上驶过。这里的人都知道是做样子的,没把它当回事。

  首文化走在街上,他在留意招工广告,每一张招工广告他都要仔细看。但基本上都是招渔民的广告。一听说是内地人都摇头,说:“我们都招能出海的本地人,你们内地人上了船,站都站不稳,还又吐又拉的,捕鱼?喂鱼还差不多。”无奈他一边看广告,一边一家一家的问:“老板,招工吗?”大部分人都只看他一眼,摇摇头,话都懒得说。终于有一家商店的老板多看了他几眼:老板看了看眼前的年轻人:平头,脸色微黑,面象周正,象是个诚实人。老板问了首文化的一些情况,看了他的身份证。说:“留下来,做几天先,合适就长期做,不合适就走人。”

  首文化说:“行,行。”

  老板姓方,叫方志海,有一个哥哥叫方志鹏。方志鹏小时得过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腿不利索。

  首文化的工作主要是装货卸货,没货装卸的时候也帮忙看店。老板管吃管睡。多少钱一个月,方志海没说,首文化也没问。首文化做事很卖力,力气又大,需要两人抬的大件,他一个人抗起就走,常常是累得满头大汗。发工资了,他都要给老三赵礼兵寄点钱。

  三个月后,遭遇特大台风。方志海有一个作为仓库的地下室。里面全是电视机和收录机。台风卷起巨大的海浪从地下室的通气窗口涌进来,堵也堵不住。方志海大叫:“搬货,能搬多少是多少。”方志海与首文化两人瞄着腰搬呀搬,也不知搬了多久,累得方志海实在走不动只好停下来。首文化恁是搬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最后一台电视机被他背出地下室,他双脚一跪便倒在了地上起不来了。方志海看到这一幕很感动。从此后,方志海对首文化的态度有了些变化。语气亲切了很多,有几次还带他坐小船去近海接货。方志海没有大船,他与别人的交易都是在近海。属于二手货,没别人赚得多。大船就不一样了,他们又捕鱼,又走私,海警来了是渔船,没海警的时候往往又带些走私货。那时候,我国海警力量不强,疲于应付。有很多沿海地带都处于这种情况。

  一年之后,方志海与首文化已经成了好朋友。他们似乎不仅仅是雇佣关系,更象是兄弟。

  日子过得很快,半年又过去了。海边的夏天并不是很热,有点咸腥味儿的海风吹得人很舒服。首文化端着盒饭坐在店门口的长藤椅上正吃着晚饭。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走近问:“打扰了,请问方志海是不是住这里?”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