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天气闷热。由省城通往灏州的国道上,一辆黑色轿车正平稳行驶着。后排的座位上,坐着省委组织部长方正坤和前去灏州履新的市高官黎达林。
小车出了省城后,向南穿过三座城市的市郊,跨过两座冷江大桥,再穿过一个一百多米的涵洞,便进入了灏州地界。
昨天晚上,方正坤在全省市一级组织部门的电话会议上传达了中组部的有关指示精神,再次强调了五留六不留的原则和对干部的考察任免制度,因为开会,方正坤很晚才睡。今天上车后,他就仰靠在后座的沙发上闭着眼打了个盹。此时他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轻声说:“昨晚开电话会,一直到三点才睡,唉,老了,熬夜不行了。”
“您睡吧,方部长,到灏州大概还有半个小时呢。”黎达林微笑着说。
“达林啊,你对灏州很熟吧?”方正坤问了句。
“不是很熟,只来过一次,走马观花地看了下。”
“哦,这样”方正坤微笑着介绍着灏州的基本情况:“灏州市有近六百万人口,下辖两区八县。这里山区与丘陵混杂。地势复杂,能用于生产粮食的土地相对较少。但该地区雨水充沛,境内虽无大型河流,但小河小溪遍布境内,对于小水电的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林业资源相当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闻名于世……”
其实,曾任职过省农委主任的黎达林,对全省主要城市的基本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对灏州的了解并不比这位省委组织部的方部长逊色。但他还是认真地听着,频频点头。
这次省委把他从省农委调往灏州虽然属于平调。他明白这是省委对他的重视。灏州在中南省的东南,近六百万人口,有南粤后花园之称,交通发达,GDP稳居全省前三。与他曾经任职的乾州是不可同日而语。
黎达林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灏州GDP越高只能说明是别人的政绩,与自己无关。这样高的起点,发展的空间越窄。
赶到灏州后,灏州的原市高官刘正园主持了常委会议,这是他最后一次在这里主持会议了,因为他开完这个会就要去省里担任省人大副主任。在常委会上,方正坤宣读了省委的决定,对灏州新领导班子提了几点要求和希望。众常委们纷纷表态,表示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
见面会上气氛极为融洽。会后,市长黎志兵在市委大院内的桃苑宾馆内设宴招待了方正坤。在宴会上常委们笑容灿烂。灏州市的常委班子共有十人,市委前书记方正园、市长黎志兵、副书记兼纪高官朱长庚、常务副市长郭仲阳、宣传部长殷道宽、组织部长游河清、政法高官鲁海潮、统战部长耿和平、市委秘书长鲍努力、军分区政委周纪纲。
这种有省委领导参加的接风宴会,不比一般的饭局,没有人刻意劝酒,众人只是坐在桌边闲聊,市长黎志兵当仁不让的主导了局面,并作了即席发言。虽然黎志兵对方正圆主政灏州多年颇有微词,但这时候肯定是不能说的,说的都是些对前任书记歌功颂德的好话,他嗓音洪亮,虽然个子不高,却有一股威势。平时注意保养的他容光焕发,没有人相信他已经过了五十岁。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