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地主的征途> 第三十四章 道德标杆(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四章 道德标杆(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但是他刘员外有没有必要当这个出头鸟呢?

  “众人皆醉我独醒”当然好,但是“独醒”就标志着与众不同,会被别人排斥为“异类”。

  哥白尼“个人”的“日心说”冲击“众人”的“地心说”,所以在当时他成为了“异类”,身受“火刑”。

  虽然刘员外这次的事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受到一些顽固分子“千夫所指”,甚至一些竖子破口大骂也是有可能的。

  就在刘员外有些退缩时,突然想到,他不是“个人认为”,他的身后站着孔圣人,站着整个世界。

  他是来学习的,放弃了声色犬马的生活千里迢迢辛苦的赶来这里“随波逐流”?

  不!

  没有路,就让他第一个来开路,他要在这个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刘员外脸色决然的拿起了笔。

  “郑路之过!”

  刘员外写下开头。

  圣人无论做什么事,首先是要考虑把风俗变好,可以引导别人做好人的事才可以做。

  红月王朝当时富裕的人少而贫穷的人多,若是拿了赏金就是贪财,就是损害国家,那么不肯受贪财之名、害国之名和钱不多的人,就不肯去赎回俘虏了,这样下去,红月王朝的人以后就不肯赎回俘虏了……

  对郑路的行为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后,一张纸满了,刘员外想了想,把这张纸放到一旁,又拿出一张,下笔写子路受牛的故事。

  一个叫刘子路的人,救了一个落水的人,然后那个人送了一头牛给刘子路,刘子路痛快的接受了。

  刘员外在文章中高度赞扬了刘子路的行为,认为刘子路的行为会启发更多的人以后主动下水救人。

  从这两个故事,刘员外侧面论证什么是大善,什么是小善。

  最后刘员外写出郑路的过失是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从而把“赎俘”的道德标准无限提高,若是他的行为得到赞同,那么百姓都会有顾忌,最后的结果就是道德丧失。

  刘员外不知不觉写满了三张纸,起码三千字,一看天色,太阳已经在正中,中午到了。

  看着周围,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摇头晃脑,久久才写下一句,然后又闭目沉思,放眼望去,就没有一个人写满一张纸的。

  看到这里,刘员外不由意外,他在大学之前写作文,大学之后写论文,这一个上午三千字可以说是正常速度。

  这些人是怎么回事?一个上午了,一千字都没有,小学生作文五百字都不用一个小时啊。

  前世是有了电脑很少人动笔了,这世界没有科举读书人就不用做作业了?

  看着他们的行文速度,刘员外不由沉吟,这黄字十五班不会是传说中的差班吧?班上的平均战斗力有没有5?

  就在刘员外在心底鄙视这一群学渣的时候。

  “好了,中午到了,大家吃过饭再继续”苏教谕说完合上一本不知道是什么的书,走了出去。

  下午还有时间写?

  刘员外差点没忍住说:“我跟这群差生不一样,我可以交卷了”。

  但是想想人五人六的周颖也是属于“这群”,刘员外还是忍住了,他怕说了没有朋友,就算是学渣朋友。

  一时刘员外有一种好处不胜寒的感觉。

  学渣的世界,他真的不懂。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