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莽的授意下,刘歆弄了很多图谶、符命之类的东西。比如,巴郡、扶风等地先后出现了要求王莽当皇帝的石牛、石文,还整了一个“三七之厄”一说。
(所谓“三七之厄”,是当时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说是西汉朝自高祖立国历经12帝210年,气数已尽,该遭厄运。)
后来,王莽的心腹哀章仔细揣摩了王莽决心篡汉的心态之后,也学习刘歆来了这么一手,他精心伪造了一个铜柜,里面放上一份书简。书简的正面是“天帝行玺金匮图”,反面是“赤帝行玺传予黄帝金策书”,刻有高祖遗命“王莽当为天子”。
说来也可笑,王莽疯狂地利用谶语之说篡夺皇位,这才导致了后来谶语之说疯狂蔓延,尤其疯传的最厉害的一句就是这句“刘秀当为天子”,后来还有一句传的很疯,以后再说。
就在众人为了刘秀是谁的问题讨论激烈的时候,咱们的主人公刘秀突然哈哈大笑道:“你们怎么知道谶语上说的这个‘刘秀’不是我呢?”
“哈哈哈……你?你也想当天子?”
“哈哈哈……你种地倒是种的不错,当个种地天子也可以。”
众人的目光纷纷向刘秀投了过来,在座的所有人几乎都哈哈大笑,乐的前仰后合,仿佛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的确,从农民到皇帝,即便之前出现过一个刘邦,依然没有人相信这种小概率神话。天子?天晓得!
其实,刘秀真的是跟大家在开玩笑,他完全不信蔡少公的这一套鬼话,既然来了,那就图个乐呵呗。
但是,刘秀没有发觉的是,就在所有的人都冲着自己哈哈大笑时,包括自己的大哥刘縯也在笑,邓晨却丝毫没笑,仅仅是心中暗自高兴,并且向刘秀投来了一种希億的目光,那种目光就像是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般,炽热,光亮,炯炯有神。
众人散场之后,刘縯、刘秀和邓晨三人留了下来,刘縯开始私下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询问蔡少公关于起兵时机的问题。结果,蔡少公给出的答案依然和那几句谶语有关。
蔡少公的意思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四七之际火为主……说的明明白白,叫刘秀的这个人,应该在二十八岁起兵,这样才能得天下,四七二十八!
刘縯一想,自己的弟弟刚好就叫刘秀,今年二十六岁,意思就是再过两年,等二十八岁起兵……行吧,听蔡神仙的,等两年就等两年吧,权且忍耐一下吧!
刘縯、刘秀、邓晨一行人走后,房间内只剩下蔡少公一个人了,蔡少公这才缓缓起身,转到后堂。这时,后堂有一名身穿深褐色道服,须发雪白,手持白毛浮尘的老道士端坐在一个屁垫子上,闭目养神,一幅仙风道骨之态。
蔡少公凑上前去,在耳边轻声对老道士说:“师父,刚才徒儿观察过了,刘秀说出那句‘你们怎么知道谶语中的刘秀不是我’时,在场的所有人当中只有邓晨一人没有发笑。”
老道士听罢,手中的浮尘轻轻担了一下,眯着满是褶皱的双眼,嘴唇微微张合,意味深长地说道:“将来能辅佐刘秀得天下者,必是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