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
朱祁镇与于谦临行时候,一番密谈。
从来没有人知道。
因为朝廷之中的人,都被内阁变动牵动心肠。内阁之中,同时去位的还有王文,罗通。
罗通的去位,乃是朱祁镇拉拢军队的一种举措。
兵部尚书换成了资历浅薄的程信,虽然他有一个好儿子,在这一次展露头角的程敏政,但是就程信本身的资历来说,他在兵部尚书位置之上,发挥不出什么作用。
同样的官位,在不同的人手中就有不同的作为。
让王骥在兵部尚书位置之上,他能压着五军都督府变成闲职,而程信能守住兵部而今的权柄就不错了。
甚至王越反而在很多事情上侵占兵部职权。
在这一场变法之中,朱祁镇最重视的就是兵权了。
虽然他不想事情发展到他必须动兵才能将事情推行下去。但是军方的绝对支持,却也是朱祁镇丝毫不能退让的,所以朱祁镇对军队要优容一些。
如此一来,内阁之中,能保持位置的,只有刘定之,郭登,王永和三个人。
刘定之就不用说了,郭登也不用说了,而王永和好像是一个隐身人一般,丝毫在内阁之中并没有什么作用。
因为王永和是工部尚书出身。朱祁镇这么多年大小工程不断,不管是漠南漠北的驰道,还有各地的水利,甚至营造水师船只,修建城池,等等。这些事情都是王永和协调负责的。
说起来,都是一些脏活累活
都是一些没有问题大概是应该的,出了问题要挨板子的事情。
王永和负责这些事情,都没有出什么大问题,可见王永和的能力,可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而且做工程的都知道。
这事情一定要与给钱的人搞好关系,否则,有办法折腾你。
所以王永和刚刚开始或许是为了工作,与负责财政的刘定之走得很近,后来就慢慢的成为了刘定之的跟班,算是刘定之一党的。
如此一来,内阁七人之中,只有三个人,要补充四个名额。
这是几次增补内阁成员之中,名额最多的一次,与曹鼐内阁一次被罢的时候,相差仿佛。
只是这一次内阁,有一点点难产。
这是朱祁镇故意。
无他,而今到了正统三十一年冬季了。
一般到了冬季,内阁就有一丝清闲功夫。虽然六部会账,内阁也要参与其中,但是真正忙的是六部尚书,特别是户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们倒是可以清闲一点。
朱祁镇选择这个时候,也是故意的。
这四个名额久久不决,朱祁镇其实在看下面的风向,或者说朱祁镇要下官员看清楚风向。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得到提拔,从来将推行变法,向皇帝靠拢就能得到提拔的概念植进大明官员的脑海之中。
毕竟,朱祁镇有多少想法,真正做事的人,还是天下百官。这一次内阁补选,就成为一次显示朱祁镇意志的吹风会。
其中内容,无非朱祁镇授意一些,将一些声望很高的官员,推举上来,然后朱祁镇拖延,然后否决。进退之间。然后选拔这一次,辟雍之会之中立下功劳的大臣,如陈文,徐有贞,王恕,丘濬,商辂等等。
当然了,陈文,徐有贞已经近乎板上钉钉了。
但是丘濬,王恕,商辂几个人资历来稍稍浅薄了一些。
这种风暴在京师酝酿的时候。
于谦已经离开了京师,于冕留在京师侍奉太子。跟着于谦离京的只有于谦的义子于康。
他们先乘坐驰道的马车,不过半日就从北京到了通州。
按理说,从到了通州之后,就能改乘船只,通过运河南下,但是于谦依旧乘坐驰道的马车。无他,于谦虽然听说过驰道之能,但是真正乘坐却没有多少次。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