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国科学家> 【43】 hayflick极限(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43】 hayflick极限(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飞卢小说网
  

  因为是让周紫鸢帮忙订购的仪器,所以不到一个星期就送门了,李长风的实验也得以继续进行。

  他目前的研究,是对于水熊虫基因的研究,这种地球已知的生命力最顽强的生物基因里,或许就隐藏着解开人类基因里的死亡诅咒的关键。

  不过李长风并不确定,水熊虫的基因端粒能不能抗住那种神秘的死亡诅咒的损耗。

  水熊虫体内的端粒和人类有所不同。

  早期发现端粒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而这种核蛋白帽结构的维持有赖于端粒酶充分的端粒酶活性和稳定的端粒长度,对细胞的复制潜能和生物体衰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水熊虫基因端粒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细胞分裂过程伴随端粒逐渐损耗,在经过有限次的细胞分裂后,最终进入增殖停止状态(或称细胞衰老状态)。

  这种限制,被称为HayFlick极限。

  若超越HayFlick极限,将促使端粒进一步损耗,进入染色体断裂融合‐断裂桥的事件循环,引发严重的染色体不稳定状态,并最终引起复制性衰老或凋亡。

  水熊虫可以精确控制HayFlick极限的到来,使细胞稳定在完美时期,大大延缓衰老,细胞中的端粒酶也处于停滞期,不会有所损耗。

  这便是水熊虫基因接近完美的原因,没有生物可以达到这种地步。

  而人类则是无法做到这一点,更别提现在端粒损耗速度还被人为地加速了,死亡时间精准控制在35岁。

  “目前第一步实验,需要模拟人类端粒的损耗,来作用在水熊虫基因,看看能不能破坏它的端粒酶。”

  李长风皱眉自言自语道。

  虽然他现在并没有找到那种作用在人类体内的死亡诅咒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但是已经摸透了这种死亡诅咒是如何损耗人类端粒的。

  那就是破坏端粒酶。

  “人体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促使糖皮质激素诱导ROS增加,是造成端粒损耗加速和端粒直接损伤的根本原因。

  “由此进一步的推论可得,受损端粒无法有效修复的原因可能在于端粒酶活性较低,且端粒固有的屏蔽效应可阻止DNA修复机制。”

  故受损端粒可能成为持续性DNA损伤信号的会合点,继发P53持续激活,导致提前衰老或癌症的发生。”

  端粒酶不断遭到破坏损耗,端粒在复制分裂过程中无法得到端粒酶的有效保护,磨损自然极大。

  水熊虫的DNA完美,端粒强大,或许可以抵抗这种损耗,这就是李长风的大胆设想。

  元旦看书乐不停,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1日到1月3日)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