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这个原因?
宣平侯沉吟了一下,看着女儿越来越精致漂亮的眉眼,语气沉沉地问道:“那闺女又看上了哪家公子?需要爹爹帮忙的?”
宣平侯已经脑补出一场女儿对哪家公子求而不得只能来求他的大戏了。
“……”于蒹蒹扯了扯嘴角,有些无奈:“爹,你就不能真心实意地相信女儿是想送东西给你吗?”
宣平侯往于蒹蒹多扫了几眼,终于看出自家闺女是真心实意地送他东西,而不是别走目的,心里欣慰极了。手抚上于蒹蒹的纤细的肩膀,轻轻拍了两下,长叹了一口气:“我家闺女长大了。”
声音里的欣慰不言而喻。
于蒹蒹眼眶一下子湿润了。
其实他爹现在看起来也不老,虽然比不得年轻人俊俏,却也是一名带着成熟稳重的美男子,比起那些年纪轻轻的年轻人更多了几分成熟的气韵。可他这话一出,于蒹蒹心里就有些难受。
她声音有些哽咽地看着宠爱自己的父亲:“爹,是女儿不够孝顺。”
哎呀,把闺女给弄哭了。
宣平侯立马哄自家闺女:“好闺女,你能够送爹爹礼物爹爹高兴的很呢!这墨砚可是千金难求的宝贝。闺女你都能寻到送给爹爹,若是被旁人知道,恐怕一个个都眼红死了!”
于蒹蒹被逗的笑了起来。
窗外红枫摇曳,金黄色的银杏叶子飘落湖中,书房里,墨韵纸香中,父女其乐融融。
秋去冬来,很快便入了冬,天气凉了不少,外头许多树木叶子落得干干净净,屋里炭火也烧了起来。
外边天冷,于蒹蒹便不大愿意出门,每日闲着无事,便重新拾起了琴,在房中练着打发时间。
这日,正在房中练琴,小知从外边掀了帘子进来,手中端着桂花糕。
见到小知手中的桂花糕进来,于蒹蒹想起一事,停了手中动作,便开口问道:“小知,我们上次见俞喜,是何时?”
小知把桂花糕放到于蒹蒹身旁的桌上,略微思索了一下,才答道:“似乎有半个多月了。”
“这么久了……”想起自己离去前答应小姑娘的,于蒹蒹有些头疼。她都快忘了她了,也不知道俞喜是否还是记着她。
想起那日离开时,夕阳下小姑娘失落的身影。
于蒹蒹骤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吩咐小知:“把桂花糕装起来,我们去看看俞喜。”
便火急火燎地去换衣裳。
“哎。”小知看着小姐这急匆匆的样子,愣了一下才回神,出去吩咐人去备马车后,按着小姐的吩咐,立马用食盒将碟子里边的桂花糕装起来。
等她用食盒将桂花糕装好,又听小姐清凌凌的声音从里边传出来道:“你去打听打听俞翳在不在。”
小知手中拿着食盒的盖子,看着内室门口处的山水屏风,问道:“俞翳若在,小姐可是不去了?”
于蒹蒹:“当然不,我是去见俞喜的,又不是见他。”
小知盖上食盒,嘀咕道:“那他在不在,对小姐来说有什么要紧。”
于蒹蒹想想也是。把红色的织锦镶毛斗篷给系上,便往外而去。
出来时,小知见到小姐身上的打扮,眼睛亮了一亮。
小姐上着镂金丝钮牡丹花纹蜀锦衣,下搭着柔绢曳地长裙,外头配着红色的织锦镶毛斗篷,面上粉黛淡施,莹白的肌肤没有任何瑕疵,如那画中清贵的美人,又如那九天上的仙女,让人不禁为之惊艳。
“走吧。”于蒹蒹瞧了一眼对着自己发愣的小知,径直往门口去。
小知把食盒带上,便跟了出去。
出了温暖的房间,冬日凌厉的冷风便往脸上刮。于蒹蒹把头上的兜帽往前拉了拉,盖住被风刮疼的耳朵,又往手心里呼了一口热气后,把双手拢在袖中,往外头走去,脚步走的有些快,想早些到门口上马车。
午后阳光犹在,落在院里的树枝上,因是冬日,院里许多树的叶子落了,因此院里边看起来有些空寂寥落,带着冬日的萧瑟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