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珍珠一边教余玉萱用碎布绕头花,一边想着以前做戏曲研究时看到的道具细节,在脑中设计了几款不同的荆钗。
她对余玉萱说:“你挑那些不同颜色的面料出来,红色的多缠几条在枝头,就叫‘红梅朵朵 ’;绿色的就绕成绿叶片片锁在枝头,取个名字叫‘翠意枝头’;若是白的、粉的就绕杏花,取个名字叫‘杏花满园’,如何?”
余玉萱道:“苏姐姐,你真聪明。我如果把彩色的花朵都缀满,是不是得有个名字,叫闹春?”
苏珍珠道:“不拘叫什么名字,不过是碎布头和木头枝子,不花几个钱,就是费些功夫。你别急,慢慢做,攒够了我帮你卖出去。”
两个小姐妹正一边说话一边做手工,忽听得隔壁院子里传来柯氏的大嗓门:“珍珠……珍珠……死哪去了?还不回来!”
苏珍珠一听,站起身道:“我先回去了,你慢慢做啊。”
余玉萱忙点头道:“苏姐姐,你赶紧去吧,不然你婆婆又要骂你了。”
苏珍珠刚走出房门,便对上陈婶似笑非笑的脸,陈婶道:“怎么?才来一会就得走?你婆婆管得可真严哟。”
苏珍珠没有接话,快步离开。等她回到自家小院,柯氏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道:“死哪去了?不知道家里离不得人?写完了话本子不会帮我生下火?一跑就跑半天!”
柯氏气呼呼道:“家中没盐了,你到厨房看着灶,我去买些盐来。”她把围裙一摘,甩在堂屋条椅之上,拿着盐罐子便出门了。
苏珍珠小心翼翼走进厨房,往炉膛中塞了几根柴火。看着灶中炉火明明灭灭,思绪万千。
苏珍珠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不想这么多了,不如画几副插图吧。”她从炉膛中拖出根焦炭,待得凉透,拿在手中端详。用火钳把它敲碎,取了几块,折腾了半天勉强弄出三支炭笔。
待得第二天,苏珍珠把书房收拾干净,文具归位。她把笔墨收拾好放置一边,从旁侧书柜中取出一张宣纸,看这纸莹白如玉,纸面干净,散发着一股独有的兰花香味,心道一声:“好纸!”
她从笔筒中取出自制的炭笔,打算趁着还早,画几副白描人物图。
到底是戏曲研究专家,苏珍珠早就对《荆钗记》中的人物形象了然于心,自制炭笔虽然没有现代的专用炭笔用来顺手,却也比眼下文人所用毛笔更有感觉。
她刷刷几笔,一个淡扫娥眉的古装美女跃然纸上,但见美女微侧面庞,杏眼盈盈,眉间带着些英气,身段窈窕,手间拿着一枝钗子,钗子一头微圆,一头缠着几朵绒花,虽比不得金银富贵,却也精致可爱。
苏珍珠再勾出小桥流水,远处一帆船影,船头一名年轻男子长身而立,背影寂寥。景致虽美,却难敌离愁。女子远望船上男子,眼中既有不舍亦有坚持。
画罢,她把炭笔放入笔筒,又取了狼毫笔,题了两行诗:“孤帆远影碧空尽,且让荆钗寄离愁。”这是话本中的《送别》一幕。
插画只用白描手法,画起来倒是快。随后,她又取纸画了一副两小儿坐在一把椅子同看戏的场景,题字为“同居朔门巷,两小无嫌猜。”这是话本中第一章中青梅竹马成长的场景。
两副插画完成后,苏珍珠在画上压上一张薄纸,以免炭笔画被弄污,仔细卷好。再将完成的话本子收进书袋,挂在肩头,走出书房,对柯氏道:“婆婆,我去送话本了。”
柯氏正在堂屋打扫,细细擦拭条桌上的花瓶、香炉。她看了一眼苏珍珠,道:“你等着,我和你一道去。”
苏珍珠安静等她忙完,两人一起离开院子。
六福果然一直候在巷口,他身后还停着一辆马车,掩着布帘。看到苏珍珠的身影,六福十分欢喜,一错眼看见柯氏,顿时老实了许多,作了一个揖,道:“六福见过王家老夫人,给您请安。”又对苏珍珠道:“见过苏夫人,您的话本子带来了吗?”
苏珍珠道:“嗯,我带来了,托你捎给唐公子吧。”
听到珍珠的声音,马车门帘一掀,唐球从车上跳了下来,他咧嘴一笑,道:“嘿!先给我看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