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三虚化境
回到雪初霁,曲流觞正在药房里配药,琉璃就过去给曲流觞打个下手。
曲流觞看小徒弟的眼睛里有些沉重,就问她:“上哪里去了?”
琉璃如实回答:“去看了看苡姐姐,我给她熬了一碗粥!”
曲流觞点点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他便不再问!
琉璃问曲流觞:“师父,你在配什么药?”
曲流觞将刚刚从百花谷里摘来的灵植放入捣槽,慢慢捣碎,一边捣一边回答琉璃:“为师的魂伤八九不离十了,配两副安魂的药,等会儿你去送一副给阿苡!”
琉璃手脚麻利,闻言乖巧答应:“好!”
最近琉璃都在跟着曲流觞学医,且琉璃对这门学问也下了决心,一定要刻苦学好它,白天看医书,晚上也看医书,不懂的就去叨扰曲流觞,曲流觞很有耐心,不管什么问题,哪怕是一个白痴问题,只要琉璃问,曲流觞就给她耐心讲解,且常常能举一反三。
两人在药房里手脚忙着,嘴上却空着,曲流觞就准备考考小徒弟:“最近医书看得如何?”
琉璃将各种灵植按药性分门别类的放好,回道:“看得很好,但总觉得记不到脑子里!”
曲流觞将捣好的药倒出来:“你总看,也没有个病例给你练练手,自然一片混乱忘得快!等过些时间,你学得差不多了,就去凡间做个游医,练练手!”
曲流觞给小徒弟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这医术也是从凡间的医术开始,人的生老病死全掌握在大夫手上。
等有了凡间医学的基础,再来学神界的就会好些!
所以曲流觞下面考的,都是凡间的一些常见的病痛。
曲流觞问:“今有一老者,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是何病因,如何救治!”
琉璃想了想,气喘咳嗽,乃是肺部有伏火,伏火郁结,扰动肺气,肺气不降而发为咳喘!
皮肤蒸热,日晡尤甚。是说在日晡十分,也就是酉时,轻按肌肤发热发汗,久按却没有。
舌红苔黄,脉细数是热血逐渐伤及阴分。
琉璃顿了顿,初步判断,她心里有了数:“是肺病,用麻黄、黄芩、石膏、半夏、桑皮,剂量因人而异!”
曲流觞温柔地摸摸小徒弟的头:“你可注意到此人皮肤蒸热,轻按肌肤发热发汗,久按却没有,这与普通的发热有大区别,可知是何原因?”
琉璃默了默,想不出来:“师父指点!”
曲流觞:“你可考虑地骨皮、桑白皮、炙甘草,由此推断病因!”
琉璃开始在脑中回忆这三味药的药性!
桑白皮味甘性寒,专归肺经,有泻肺平喘的功效,善于清肺部热邪、泻肺脏郁气、平喘止咳。
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经,具有清肺降火、凉血除蒸的功效,可以协助君药桑白皮清降肺火。
炙甘草、粳米能养胃和中,使得脾胃的功能得以恢复,可培脾生肺,扶植肺气,同时还可以调和药性。
几味药物配合,可以达到泻肺热、止咳平喘的作用。
说到底,不还是治肺病的药吗?
琉璃想不出来,决定回房后翻翻医书。
曲流觞又问了几个病例,琉璃都回得七七八八,曲流觞很满意,小徒弟还是很认真的,最后给了小徒弟一个巴掌大的青铜药鼎,说:“都接触医术了,那就再钻研一下炼丹术吧!这个青铜炉鼎你拿回去,可以自己琢磨一下炼丹术,随你怎么摆弄,认真也好,瞎炼也罢,总要自己探索一番。”
琉璃接过来,嫌弃道:“师父,这个炉鼎是不是忒小了点,我看天族的太上老君,他的炼丹炉就好大!”
纵是曲流觞,也忍不住笑着摇头:“放心,它会变大的,等琉璃厉害了,它就变大了!”
琉璃知道,师父这是哄小孩儿呢!这炉鼎可能会变大,但肯定不是因为琉璃厉害了才变大的!
但她也只是说说,管它是个多大的炉鼎,拿在手里炼炼再说。
所以琉璃就有点迫不及待的去了藏书楼,翻找了一些炼丹的书籍,拿回雪初霁,开始彻夜研究起来。
长白山也有开设炼丹这门课程,请的还是天族的炼丹高手来授课,琉璃以前学什么都累,看什么都不想学,对于这门课就没什么映像,对于掌教就更没什么印象,这门课在长白山里算是比较偏门的,所以琉璃是越看越困,越困越打瞌睡,面前放着那炉鼎,手里捧着书,这个时候,外面月色正浓,已经极晚了,所以琉璃还是扛不住,脑子里没有装下半个字,就睡倒了!
桌案上,琉璃浅浅的呼吸声传到门外,曲流觞推门而入,看了看伏案而睡,脑子埋在书里的琉璃,走过去将她轻轻抱起,放到了床上,细心的盖好被子,又将那巴掌大的青铜炉鼎放到琉璃的床头,摸了摸小徒弟的头,也不离开,就在这床边坐着。
琉璃再次醒来的时候,是热醒的!
实在太热了,就像是身在火炉里一样,睁开眼睛,发现天空尤其的亮堂,天空也不是漂亮的蔚蓝色,而是火红的火焰色,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身下是滚烫的细沙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