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芙蓉露> (四十)初学(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四十)初学(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晋江文学
  天海之间,白鹰一线。

  一封家书。

  青衣白衣两位婆婆轻轻展开花帘之纸,轻声读来。

  英婆婆、无双婆婆,

  安。

  见信如晤。

  逍一切皆好......

  一张纸上,数百字,道一年际遇,所逢趣事,偶尔心中烦恼亦会抒发一二,读来如见那孩子所历所感。

  自他十五岁离岛,每一年,都会收到这样一封信,与二老详说自己之事。今天下局势,虽因身负一教难以归来,却也心念,自己来处。

  观信两者,有喜有忧。

  喜之无恙,忧之无常。

  七年前的那封信后,再未见他提起那令他山水皆乐的姑娘了。

  她们担心,以杨逍的身份,已使她遭遇不测,故而一直未再提起,免她二人伤心。

  两人就要不要出岛一观究竟,争执了一番。

  “缘分天定,强求不来的,你我都懂。”青衣婆婆面上皆是人命皆缘,愈求愈不得。

  “那也得试试啊!”白衣婆婆坚定道,“老天哪儿靠得住!

  青衣婆婆逐渐舒展了皱起的眉,看着伴了自己一生的表妹,点点头。

  她们二人总是这样,一个看得通透,一个行得通透......

  哪知到了江湖上,却听到了不可思议的事:他抢了人,那姑娘,杳无音讯多年了,时人多说已遇害。

  相视眸中,震惊难信!

  江南,丹徒。初春时节。

  晴方好。

  晨曦映着小院,洒落江南一日清新。西南一角菜圃之中,前几日萌芽小苗长出菜叶,团团白似雪,嫩黄半叶,紧紧裹付,很是可爱喜人。

  一双母女,执小瓢大瓢,正一前一后的浇着水,一身曦光,既明且皙。

  “娘,我们今天吃这个吧?”不悔拔出一棵其中最鲜嫩的,举给自己娘亲看,眼睛亮亮的。

  晓芙浇下最后一瓢水,将跑过来女儿额头的细汗擦去,微笑点头,“不悔先去洗漱,娘这就去厨房。”

  小不悔了 ,拉着母亲的手出了菜圃,自己跑到井边,仔细洗了指间的泥,净过面后,就在院子里石桌旁做好,透过清晨曦光,看着忙碌的母亲。

  微敞门扉,缭缭水气,蒸腾之中,是母亲温柔身影,不时看来一眼,见女儿眼神殷切濡慕,轻柔笑意安慰,手上动作却娴熟加快,不欲爱女多等。

  清溪白玉,苏糖鱼羹,小瓷浮云。

  不悔赞叹的看着石桌上的早餐,眼睛睁得圆圆的。看得她亲娘忍不住笑。

  “娘,今天怎么不一样?”以往除了过节,少见母亲这样做这样的精致的东西啊。

  “不悔今日入学,母亲与你做开蒙宴,愿吾女心思澄明。”晓芙盛粥入碗,放到端正坐着的女儿面前,轻理女儿鬓发,“一点即透。”

  “谢谢娘。”不悔乖乖蹭了蹭母亲的手,“等不悔下了学便来帮娘的忙。”

  晓芙笑意点头,眸中感动,“好。娘等你。”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蛟溪书屋前,幼生不绝,因是极小的孩童,便未分男女,一堂授课。年前开馆的罗夫子因家中有事须离,新授业恩师便是随和的刘先生。

  今日入学者五人,三子两女,都很是很懂规矩的孩子,尤其杨氏女,行止已有度,不似小家子。

  刘先生心中一丝诧异,即见其母郑重行礼,托付其女,却是极少见的古礼,下意识回了一礼,看得旁边的大人暗暗称奇。

  这位刘先生乃是此地豪绅欧阳家的客人,极有本事,为人虽随和,却始终如同隔了一层,和而不近。教育幼生极有办法,很多调皮孩子到了蛟溪书屋熏陶一年,便懂规矩了很多。

  家长多敬畏于他。

  “吾女年幼,请先生教导。”晓芙一礼,见先生之回礼,心知意已到,便不多啰嗦,将人交出。

  刘先生点头接受,示意自己会关照,命小童将人带入书屋中。

  书屋远近十数子,三排而坐,朝诵书,午就食,下午为有意读书幼子之学,愿留者亦可。不悔放了食盒在桌上,却见周围同窗不少人看着自己,一时分不清其中意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