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棚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徐嫂子同张氏两人忙的脚不沾地儿,每天卖出去的卤肉占了大头,柳玉若是去了淮明府,茶棚里的卤肉就卖不成了,生意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来切肉吧,你去招呼客人!”柳玉接过徐嫂子手里的刀,将猪头肉细细切成片儿,她刀法又快又好,徐嫂子要切上好一会儿的猪头肉,在她手里不过就是一两个呼吸的事情。
很快就把几个客人要的肉食切好,徐嫂子忙的没来得及端,柳玉素手一扬,连碗儿带肉一齐稳稳当当落在客人桌上。
“好!”有相熟的客人大声喝彩着,冲茶棚后面的柳玉高声叫道:“好久没见着柳娘子这一手了!”
“是啊,柳娘子最近可是来茶棚的时候少了,我们来往官道两三回,也不定能见到柳娘子露这一手!”
茶客们纷纷议论着,又很快聊起了别的见闻,柳玉听着这些,唇边噙着淡淡的浅笑,手上的活儿,动作却不慢。
“东家,你这一手切肉的绝活,一个人能顶我们两个!”徐嫂子见着柳玉快如闪电般的切肉手法,忍不住羡慕的夸赞。
柳玉一来,茶棚里本来两个人都感觉忙不过来的事儿,顿时成倍的减少,仿佛客人再来多一倍,都能轻松自如的应付。
也难怪柳玉能做成事儿,能赚着大钱,人家是真有这个本事的,徐嫂子心悦诚服的想着。
忙过了这一阵儿,柳玉去茶棚边上用皂角洗了手,同徐嫂子说着话儿。
“我要去淮明府住上一段时间,可能要到秋里葡萄将熟的时候回来,茶棚的生意我想交给你打理,我不在的时候,就简单卖些菜饼子和凉茶,这些你都会做,旁的人我也信不过,唯独放心徐嫂子你的品性!”
“怎么好端端的要去淮明府?你走了茶棚的生意可不要一落千丈?咱不去中不中?”徐嫂子有点儿慌,现在茶棚里最挣钱的是卤肉的买卖,菜饼子和凉茶不过是个添头罢了。
就是县里的富春居,生意都不一定有柳玉的茶棚挣钱。
“生意差一些,就差一些罢,左右不过是挣的少些罢了,你的工钱还是二两一个月,张氏的工钱不变,维持着茶棚开下去就行了。”柳玉又将旁的事情,细细嘱咐了徐嫂子许久,并请她帮着照看好自家的宅院,还有里面的花花草草和果苗。
尤其是果苗和那一小块稻子,都是柳玉精心改良的品种,可以说院子里最值钱的就是这两样了。
嘱托完这些事情,柳玉又去寻了县里的刘老爷,他家世代都是瓷器商,家里有两座祖传的窑洞,柳玉酿酒的陶瓷酒缸都是从他家订购的。
今年同许多农户签订了收购山葡萄的协议,柳玉估摸着酿酒的陶瓷缸可能需要更多,心中细细计算了一番,便向刘老爷买了一定数量的酒缸,并留下了半数的定金。
临走之前,柳玉又去了清河县官牙一趟,询问了最近有没有窑洞要出售的,她打算买一座窑洞,自己烧制一些瓷器出来。
并不是想同刘老爷抢生意,刘老爷烧制的是普通人常用的粗糙陶瓷制品,而柳玉想走的是精品路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