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家姨妈办事利索,没用多久就置办了三间铺面下来。
鉴于俞家把银子差不多都献给了朝廷,在京城置办铺子也没人有意见。一家子在京城吃喝不是件容易的事,置办些田产铺子也是应当的。
此时夏雨刚毕,本还算合宜的气候一下子转热起来。
方氏寻了个理由带着三个孩子去了俞家一趟,得见俞家姨妈一时有些愣愣。
俞家姨妈笑着把人迎进了宅子,“方家妹妹果真字如其人。”
方氏抿了抿嘴,挽着俞家姨妈道:“俞家姐姐跟妹妹想象中不大一样。”
俞家姨妈一脸和气不像是个大商贾,特别是那一笔金钩字体,在方氏眼里本以为会是像话本里那样英气勃勃的妇人。
今日第一次得见,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可见有时以字见人也是不准的。
俞家姨妈笑着让人上了茶,打发裴金铃带着两个妹妹去休息,“走了这一路,阿铃你带着两个妹妹先去歇息一会儿。”
这是两方有话要说,裴金铃便先带着两个妹妹退下。
等着几个孩子走了,俞家姨妈才从一旁茶几上拿了个本子打开递给方氏,“这是我为几个孩子置办的铺子,这是地契,位置在图上都标了出来,还请方家妹妹看看是否合适。”
方氏接过地契来一看价钱就先挑了下眉,随后看到地址忍不住道:“这也太破费了些。”
方氏给一人添加了两百两,还给裴金铃的铺面银子都出了,俞家姨妈自然也要卖个好,也往里面加了银子挑了更好的铺面来买。
几个铺面虽不是一处,价值却是相当,都有各自能做的生意行当,没有偏谁几分。
俞家姨妈声音温婉,“不瞒方家妹妹,大家都是女儿身,知晓女儿身的苦。女子出嫁有几亩田地和一二铺面,日子也要容易得多。不怕方家妹妹笑话,我这样的粗俗人,素来是觉得银子比那些书啊画的强许多的。毕竟那些书啊画的,危及时刻也救不了急。”
就好似俞家这回遇见的事,要没那百万家资,只一堆孤本献给朝廷有如此好处吗?要遇见喜好文章的皇帝许会有,可当今却不是那样的人。
方氏把本子一合,递回给俞家姨妈,笑着道:“我代几个孩子谢谢她们姨母的一片心意了。真是不养孩子不知父母心,我只想着几个孩子日后要嫁人,心里就不舍得很。后来听阿铃说起铺子的事,就觉得哪怕府上没有给姑娘陪嫁铺子的规矩,我这当母亲的也得给几个孩子备着的。”
俞家姨妈问:“那这几处方家妹妹可觉得还合适?”
“合适。俞家姐姐的眼力,我自是信得过的。”方氏忙道,这样好的位置,还不知人家添了多少,哪敢说有不好。
俞家姨妈要跟人客气,那必然会宾主尽欢。
就这几间铺子,俞家姨妈也能跟人说上许久,随后话题一转,道:“说来还有一件事,倒不知当说不当说?”
方氏跟俞家姨妈越说越亲热,此时已手把手,“你我姐妹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俞家姨妈一笑,“不是别的。就是这铺子经营之事,不知方家妹妹有何打算。就侯爷好似……”
后面的话也不用多说,方氏一下子反应过来,“说来也是羞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