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在一旁说了两人名字,皇帝点头道:“黄家那姑娘朕是知道的,打回京城起,夏狩就十分打眼。黄家尽出英才,巾帼不让须眉呀!”
黄家二郎忙起身来道:“陛下过奖了。”
皇帝摆手,亲切道:“二郎你不用替你阿妹谦虚,这当赏还是得赏。否则人家辛辛苦苦跑一天,要被你一句话折回去了,你看你回去你娘抽你不!”
陛下这话一说,逗得众臣跟着笑起来,都知道黄夫人教子严厉,可不比许多骄纵儿女的。
至于裴金玲,皇帝看向平阳侯,想起平阳侯府自开国后似乎再没有出过领兵之将,如今来看未必没有遗憾,“裴卿,不想你家还出了个女英雄!实在不易啊!”
平阳侯起身时脸色如常,跟皇帝拱手道:“陛下谬赞,小女时常在岳父身边侍奉,此乃岳父之功。”
本想着平阳侯府这些年着实是浪费了的皇帝瞧着平阳侯一副这也没什么的模样就觉得这人要没野心起来,有时候也令人讨厌。
俞老太爷这人皇帝并不清楚,但知道献财的俞夫人和其夫在江南的名声还不错,皇帝也不可能说平阳侯让功让得不好,笑道:“跟谁学的不打紧,要紧的裴姑娘可是你家孩子。这赏也得该赏!”
不只赏了裴金玲,还赏了俞家。
方氏得知此事之时正在分裴金铃拿回来的牛肉,肉被分成一条一条的,几条一捆几条一捆下来,正好送亲近的几家。
“陛下赏赐?”方氏倒也不是多惊奇,却还是先去见了一回。
把陛下的赏赐送过来的是平阳侯身边自幼伺候的管事,管事的见到方氏就把陛下在那头说的话重复了一回,顺带也说了说方氏娘家侄儿得的赏。
方氏让管事的回丈夫身边伺候,心里虽埋汰丈夫不会说话,还是高兴的跟裴金铃道:“能得陛下这句夸赞,总归没辜负你这些年的辛苦。”
男子读书习武讲究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女子虽难有报国的机会,但得陛下夸赞也不错了。裴金铃这些年在江南京城两地跑,没有京城扬名的机会,好在有这一遭能弥补弥补。
还有俞家的赏赐,方氏让人小心收着,然后交给了裴金铃的两个表弟,“你们兄弟俩把这东西收好,等俞姐姐回来让她好生收着。日后出门应酬,带着它也是一份体面,无人可小觑。”
赏赐女子的也就两对簪子,裴金铃那一对小些,给俞家姨妈哪一套大一些,都制作精致,以宝石镶嵌、黄金为柄,簪柄内部刻了内务府制三个字。
有了这三个字好处是可以证明拥有者身份不凡,坏处就是卖不得,谁卖谁就是在藐视皇权。手里精巧首饰不少的裴金铃还真不怎么看得上这个,不过陛下所赐自然不一样。
裴金铃把簪子让阿秀收下后跟方氏问起明天的行程了,“明日陛下就要回京,母亲若是不急大可在别院里多住几日,等没这两日了再走也行。”
方氏摇着扇子,“还是一道罢。这热起来在哪都一样,在城里好歹还有买些冰来用。”她们这些女眷,也多不过是来凑个热闹,真说起来哪有在家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