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打算跟她说说。”方氏很高兴平阳侯在这件事上能和自己一心,“不过一年二三十两当是无碍,俞家这点银子还是拿得起。”
等方氏带着几个孩子去俞家,俞家姨妈先跟她说起了要借一借裴金铃的事,“我在牟县买了些地,可又不好出京去打理,便想叫阿铃代我去看看,好心里有个数,免得被下面的人蒙骗了。”
说到这俞家姨妈叹了口气,“要还在江南,哪用得着孩子去办这些。”
方氏直觉这事不大妥当,“阿铃一个姑娘家可能行?这且不说,虽我们也是一家人,可田土这些要紧的事,哪用让阿铃去,我看表侄也到该懂些庶务经济的时候,让他去处理正好可以练一练手,身边只要多跟些人就好。”
“正是让他们表姐弟一道去。”方氏补充道,“这俩孩子谁一个人去我都放心不下,就想着让他们表姐弟一道互相也有个照应。来去不过三四日,又是京郊,倒也不用担心安全。”
牟县来去四日时间,清理田土约莫一两日,最多三日,也就七日时间。
方氏知道裴金铃有些功夫在身上,不过真让人在没有大人的陪伴下去做事,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以往送她去江南,身边的护卫少说也要五十的。不知道这回俞姐姐打算给两个孩子安排多少人?”
俞家姨妈也是在跟方氏的相处中看出来她是真关心阿铃,并非只是继母与继女那层面上情才愿意继续跟她交往下去。
方氏担心裴金铃安危,俞家姨妈安抚道:“你且放心,阿铃在江南之时,俞家的生意也能总揽的,也处理过好几桩生意上的变故,她可比你想得要厉害得多。”
方氏不想俞家能让裴金铃插手到如此地步,便是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了,到此刻再也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来,“还是得多带些人手的,毕竟牟县不比江南。”
江南那是俞家的地盘,牟县可不一样,未必有人会买俞家的账,方氏接着道:“要不我找家里要几个护卫跟着一道?”
“母亲不用担心,姨妈在牟县有至交在才让我跟表弟过去处理这些。要人带得太多反而不好赶路,就三十个护卫就够了。我带着裴秀一道,她素来跑惯的,也不怕一路上不习惯。”裴金铃拒绝了方氏的提议。
方氏眉头微皱,“那一路上也要小心些,到了地方记得让人及时送信回来。”
裴金铃当日就带着表弟一道离开,方氏自人走就坐立不安着。
俞家姨妈在送她出门时又劝道:“这三十人都是当初留下来的俞家精锐,走南闯北过不少地方,方妹妹只管放心,便是他们只剩最后一个也会护得两个孩子安全。”
也是三十人中有十人是女子,都二十到二十五左右,算女子年轻力强之时,俞家夫人直说了拿来保护裴金铃,这才是方氏最后没有拒绝的原因。
“孩子第一次出远门,难免有些担忧。以往都是我们两家各自派人一道接送的,前前后后怕也有百多人了。”方氏笑着道。
“可不是。”俞家姨妈也笑,“每次阿铃来江南,总得轰动一回,说是京城的贵人来了。还有人拿这个取笑阿铃的,结果被阿铃收拾得服服帖帖,恭敬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