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钢铁时代> 第一百四十一章 注定错过(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四十一章 注定错过(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
  

  杨元钊从后世带来一件鸭绒袄,鸭绒成分是生物材料,暂时没办法通过一体机,再说了,数量也太大了,到是那些内衬外衬的材料,都是从石油化工之中提出取来的纤维,这些纤维,已经储存在了一体机之中了,直接生产一批,用作鸭绒袄的基本材料。

  没花费多少精力,就从南方收过来大批的鸭绒,很多都是天然的老鸭的鸭绒,绝对称得上是一等品,在尉明和杨悦不解的目光之中,他们亲自的尝试了鸭绒袄的效果,比棉衣要薄上许多的鸭绒袄,却比许多棉衣,甚至是皮衣还要暖和,特别是后者,在冬天人人都必须要穿着一个大皮衣才能够在野外活动的包头,要想冬天出来,就必须要忍受皮衣之中浓重的味道,现在,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就这样,鸭绒袄在包头迅速的流行开来,哪怕不是冬天,可是包头的夜已经有了冬天的迹象了,如果不是杨元钊有言在先,甚至连工人们的鸭绒袄,都无法保证。

  鸭绒袄算的上是杨元钊无心插柳的一次举动,却又一次的让众人确立杨元钊的点石成金手的,现在的包头,跟一个多月前,又有了巨大的不同,水泥厂上,三个巨大的厂房,再一次的竖起,还没有彻底的完工,可是煅烧炉已经到位了,巨大的煅烧炉,每天可以完成800吨,可是水泥厂还无法做到满负荷运行,分成三组的工人,还有大量新招募的工人,相互之间磨合,还没有达到最默契的时候,最多只能够发挥出60%左右产量。

  就这样,已经让人震惊了,总产量超过了6000桶,其中后面兴建的两个炉子。共同贡献了3600桶,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是最早的那一班,哪怕抽走了大半骨干的工人。可是生产效率依然保持在2500桶之上。

  水泥厂的生产略微的平稳了,可是两条路的同时开工,立刻让大量的水泥开始使用,14公里宽的幅面,考虑到升级的问题,水泥的厚度,又被固定为了32厘米左右,就这两点,就让每公里水泥消耗量在1.5吨以上,这让水泥的产量。没有转化为产品销售出去,好在不断扩大的周边市场,吸纳了不少的产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水泥和楼房的好处。权衡了价格之后,周围 不少地主都会选择把住宅改建一下,当然了,杨元钊做出的种种,适合居住的改变,也都应用到了这些住宅之中,以包头为中心。这种新式的楼房,开始向着周边辐射开去。

  从德国陆续出发的东西,在德国一个多月时间之中,先后发了几艘万吨级货轮,前前后后,最早的一批。已经抵达上海了,然后顺着上海,辗转运到了太原,水运转火车运输,这都没问题。可以到了太原之后的300多公里,就成为了困扰的最大瓶颈了。

  从德国购买的这些机器设备,无论是二手的,还是新买的,都是钢铁为基础构筑机械设备,这玩意,看起来不大,可是极为的沉重,一个差不多就是几百公斤,以两轮马车的载货能力,一次最多能够拉一台,从上海卸货的时候,是一艘万吨级巨轮,虽然没有满载,最终核定的载重量为10840吨,这个数字没多少差别,到了太原之后,杨元钊早早的安排尉家和杨家的,在没有到太原就开始卸货,一万多吨的东西,从上海也是分了12次运到,然后在太原附近周转之后,就开始前往包头,100多辆车的车队,一次只能够运输60吨左右,这样的数字,怎么能够让杨元钊满意,1万多吨,要到猴年马月,更何况,还有更多的设备,一船一船的,会从德国运输过来,按照之前哈比的电报之中的消息,在德国就已经是6艘万吨级巨轮了的,估计美国的数量也不会少到哪里去,差不多10万吨的数量,要通过马车运输,别看300多公里,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的,杨元钊比之前更加迫切的把这一条路修好,别的不说,修好了这一条路,用四轮马车取代两轮马车,不说是速度的增加,就算是载重量,也是两轮马车的三四倍以上,这才能快速的把这些机器设备,都运到包头来,而不是放在仓库之中,看着它生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