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苟出一个盛唐> 第一百九十五章 抗拒从严(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九十五章 抗拒从严(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雅文小说起点文学南派三叔ddxsku
  

  “臣、臣以后再也不敢了。”李巨川当然不是傻子,没有权势,富贵有什么用?

  越哭声音越大,引得门窗间一双双眼睛的窥视。

  “行了,你声音小点。”李晔赶紧扶起他,对身边亲卫道,“夜深天冷,送李使君回去吧。”

  第二日,皇城门上直接贴着各地徇私枉法官员的名单,贪污多少钱财,霸占多少良田,侵吞多少民房,干了多少坏事,全部记录在案,条理清晰,证据确凿。

  凤州刺史陈恭仁、陇州刺史李德廉、宁州刺史令狐颖、丹州刺史王敬则四人排在最前。

  其他一干有罪人等,依照罪责大小,按律处置。

  李巨川带头请罪,交出收下的赃钱。

  李晔免去了他权凤翔防御使的职务,一撸到底,又成了没有名分幕僚。

  一时间关中沸腾起来,很显然李晔打破了游戏规则和玩法。

  这世道贪、污还算是个事?

  最牛的是凤州刺史陈恭仁,居然直接举兵反抗,当初唐军打下凤翔,陈恭仁见李茂贞大势已去,转投唐廷。

  李晔出于稳妥考虑,让他依旧担任凤州刺史。

  陈恭仁一边闹事,还一边上表请求唐廷原谅,说自己多么不得已,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忠心。

  丹州刺史王敬则也跟着闹了起来,称境内牙兵闹事,为了朝廷,他必须留在丹州。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李晔的决心。

  这已经不单是贪、腐的问题,更是唐廷对地方控制权的问题。

  唐末的地方大员手上有兵有将,有些还是武人充任,关起门就是土皇帝,自然不服朝廷诏令。

  李晔正是想借此树立唐廷权威。

  张承业凤翔一万辅军战兵刚来到凤州城下,陈恭仁就被五花大绑的送了出来。

  丹州有些棘手,毕竟收复的时间不长,王敬则武人出身,对境内控制力较大,还有一帮牙兵跟着。

  李晔裤子脱了,肯定不会软,不然以后怎么混?

  拓跋云归领七千禁卫军、两万辅军前去征讨。

  朝廷动真格的了,王敬则就扛不住了,抵抗了十几天,城内忠义之士联合青壮,打开城门,禁卫军一拥而入,当场斩杀王敬则及牙兵。

  见了血,名单上其他人只能低头认命。

  罪人被押往长安的时候,各地百姓拍手称快,歌颂皇帝圣明。

  长安更是盛况空前,不仅百姓,还有士子文人休沐的将士,都来观看。

  李晔也不冤枉任何人,让韩偓在皇城前设了法场,当众审判,还恶作剧的弄了一个横幅: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罪无可恕的直接斩首,情节较轻的依据认罪态度,酌情处罚。

  唐末这么个情况,没有一个是干净的,这么多年的惯性,若是严刑峻法,肯定又是人头滚滚。

  砍了一些罪大恶极之人,其他的都削职为民。

  治理贪、腐,光靠严刑峻法肯定不行,靠官员的道德水平也不行。

  只有制度跟上了,这些人才不敢伸手、不能伸手。

  现在皇城司大白于天下,对他们的威慑相当之大。

  吏部之中原有考功司,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有严密的制度评判官员升迁贬谪的标准,到了晚唐,连吏部都形同虚设,更何况考功司。

  李晔干脆把这项职能并入皇城司之中。

  在辅军中锻炼的士子们则全部充入各州县,还是从底层文吏做起。

  一来就当个县太爷,肯定不现实。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