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苟出一个盛唐> 第两百五十八章 廓州大乱(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两百五十八章 廓州大乱(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雅文小说起点文学南派三叔ddxsku
  

  李巨川据理力争,“刘将军有所不知,关中收五成赋税,却免除所有苛捐杂税,关东号称两成田赋,其他各种税赋加在一起,至少是八成税!当年吐蕃攻陷河陇,各族直接沦为农奴,田地所长,山野所生,皆为贵人所有,与他们相比,我们行之税赋算不得高。”

  “正是因为吐蕃暴虐,所以我们当行仁义,轻徭薄赋,收复嗢人之心。”

  两人各不退让。

  作为一个后世人,李晔当然也觉得税赋太高,但是唐廷急需扩充实力,不得不重赋熬过虚弱期。

  沉思片刻之后,李晔道:“归化策必须推行,赋税可以适当减少,但一切要看关中今年收成如何。”

  再说此时河陇还未打下来,李茂贞还在廓州蹦跶,杨崇本也是准备随时跑路的架势。

  李巨川是怕自己苦心孤诣的归化策被拒绝,刘鄩则是以事论事,完全出于公心。

  合理的争辩是可以接受的。

  后世推行什么政策不都是要经过论证吗?一拍大腿就决定国策,是非常危险的。

  归化策的思路是正确的,这一点不需要怀疑。

  李晔甚至隐隐感觉这就是大唐在域外的国策!

  关中各地的秋收应该已经开始了。

  今年不像去年,关中还算风调雨顺。

  而且攻打河陇顺风顺水,也没遇到什么大战、苦战。

  这其中一半的原因是李茂贞在河州死磕,消耗了各大势力的实力。

  另一半的原因是大唐皇帝李晔的御驾亲征。

  中唐之后,河陇就被中原忽视了,成为蛮夷之地,正如张议潮所言,河陇之地,朝廷自弃。

  唐廷有过数次机会收复河陇,但帝国朝野陷入沉沉暮气之中,再无开拓进取之心,就算张议潮把河陇十一州送到碗里来,还是被唐廷扔出去。

  当年阎朝沙州顽抗十一年,抵抗吐蕃围攻数千次,武威郡王郭昕白发唐兵坚守安西四十年。

  唐廷放弃河西走廊,放弃西域,就等于放弃了曾经的辉煌和国家气运。

  最开始吐蕃不过是山南雅砻河谷一小国,雄心壮志,左吞象雄,右灭苏毗,当吐蕃铁骑浩浩荡荡从高原上冲下时,羊同、多弥如瑟瑟发抖的羔羊被宰杀,与大唐分食吐谷浑,后来又跟大唐争夺河陇两百年!

  民族气运就是如此。

  李晔入河陇,不愿在关中混吃等死,就是想激活曾经大唐的气运,唤醒曾经的进取精神。

  “陛下,辛将军和夏鲁奇打起来了!”

  李晔正歪歪的热血上头的时候,亲卫慌慌张张来报。

  李晔一脑门的火气,辛四郎这家伙一天不找事,就浑身不舒服。

  李晔赶紧随着亲卫出门。

  打架的地方在一处铁匠铺。

  四周都是看热闹的唐军,不时还爆出一声喝彩,就连嗢人百姓们也偷偷跑出来观看。

  两人就在大街上你来我往,没用兵器,拳来脚往。

  见一切都在控制范围之内,李晔也就不慌着劝架了,躲在远处观看。

  辛四郎吼声连连,看样子是较真了,一拳又一拳的挥出,皆被夏鲁奇躲过,时不时的还被夏鲁奇踢中几脚,仗着皮糙肉厚,没事人一样,继续缠斗。

  目前军中,武力最高的应该是李筠、高行周、杨师厚三人,其次是辛四郎、杜晏球、折嗣礼、康怀英等人。

  夏鲁奇才十五岁,能在天生神力的辛四郎面前隐隐占着上风,可见其武力。

  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

  两人打来打去,聚集的人越来愈多,辛四郎有些挂不住脸了,下手越来越狠。

  “住手!”李晔再不制止,他俩就要以命相搏了。

  皇帝都来了,两人不敢造次,停下手来,周围将士和百姓各自行礼。

  “怎么回事?”

  两人都是亲卫都的人,寻常巡逻将士不敢管。

  “禀陛下,我寻到一副盔甲,辛将军出手抢夺。”夏鲁奇道。

  “什么你的盔甲,本将比你大,盔甲就该是我的。”辛四郎瓮声瓮气道。

  “就这么点事?”李晔很铁不成钢,好歹辛四郎也算是唐军中大名鼎鼎的人,居然做出这么掉价的事,李晔都感到脸红。

  被李晔注视着,辛四郎挠挠头,咳嗽两声,“算了算了,盔甲归你,下次再找你打。”

  夏鲁奇低头进入铁匠铺,取出一副盔甲,正准备跟李晔告辞。

  “等等!”李晔盯着他手上的盔甲,“你把它穿起来!”

  夏鲁奇闻言一愣,但还是穿了起来。

  望着一身银光闪闪的夏鲁奇,李晔脱口而出:“冷锻甲!”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