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连克鲁兹都在台上被逗到笑得花枝乱颤,关键是她的笑声可没有向东方人一样掩嘴的含蓄,而是像个男人那样开怀大笑。
接下来刘清山的感谢词就显得很规矩了,没有再卖弄笑点,而是老老实实地把电影的主要参与者的姓名念了一遍。
随后他躬身请克鲁兹走下舞台,自己在边上小心翼翼地陪护者,但他能感觉到,那位西班牙女郎的一只手搭在他手里时,还有意无意地用小指在他的手心里轻挠了两下。
返回座位的途中,他的余光看到了泰勒凶神恶煞似的眼中狠厉,反倒是金溪善一脸极其正常的笑容。
坐回座位,刘清山专门给泰勒发了条短信:「你摆出那张臭脸,就不怕被摄像机捕捉到?」.bμν.
回复是:「管它呢!」
刘清山看到后,心里是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听着台下密集的掌声,无论他还是主办方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尤其对于后者而言,这个奖项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努力了。有了这个垫底,最起码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的努力没有白费。
不然这么费尽心机地把这部电影中途拉进来,却不能给予最基本的奖项回馈,奥斯卡的业内名声可就大受折损。
若是再在其后的奖项里随便拿下一个,也就把外间流传的暗箱操作传言给彻底打碎了,毕竟后面的环节已非人力可操作的情况众所周知。
但前提还是前面这个最佳外语片奖才是关键,不然即使其他提名奖项都拿遍了,主办方八十年来的权威性也会开始为人质疑。
所以内心忐忑的他们,在此奖项之前心里总有种既想当***又要立牌坊的龌龊心理。
这可不是夸张的说法,毕竟他们把刘清山强行拉拽其中的目的很明显。
促使他们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形势所逼,毕竟随着网络的兴起,流量至上的大趋势不可避免。
奥斯卡奖这样的行业巨擘也得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个潮流走势,不然漠视了网络汹涌民意的直接下场就是被市场淘汰。
尽管这种淘汰过程不会一夜形成,可逐渐走下坡路同样是帝国溃塌的开始。
后来几年,湾岛的某个颁奖礼就属于业内的典型例子,一年之间就由几乎红遍整个亚洲的国际级金牌奖项,沦为了只针对本土电影的不入流十八线影展大会。
所以综合他们的心理状态,这种说法可不是危言耸听,而使用的方式则是精明管理者的最明智选择。
相对而言,刘清山的心理负担就小得多,对他来说顶多就是个脸面问题,仅此而已。
不管他能不能获奖,剧本照样抢手,流量依旧坚挺,所付出的不过几声嘲笑而已还能被转嫁到主办方的不作为上面。
不过有没有获奖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具体获得什么奖也有天壤之别。
至于老美本土的所得利益和观点角度,这个最佳外语片奖就形同鸡肋了。
问题是老美之外的市场和民众接受度可就大了去了,就拿华国来说,本国的作品若能在奥斯卡获奖可是关乎民族自信的头等大事,是要上《联播新闻》的重大社会性事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