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走进不科学> 第七百零六章 杨李新约(下)(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百零六章 杨李新约(下)(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要知道。

  黄昆虽然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和半导体物理学研究,但他在理论物理这块的经验还是很扎实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和玻恩有共同话题并且合作写书。

  实际上。

  当年他在利物浦大学读书的时候,就读的正是理论物理专业。

  因此别看他目前负责的研究和理论物理关系不大,但他在这方面的造诣其实同样很深。

  此前赵忠尧他们的论文在国际发表的同时,也在国内的《物理学报》上刊登了相同内容。

  这篇文章同样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黄昆也在同事们的讨论中对论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便包括了.....

  元强子模型框架内可能存在的微粒数量。

  根据黄昆的推导。

  在这个框架内应该存在61种粒子,从性质上可以分成四大类。

  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是双喷注图的“层子”,理论上应该有六种类别,同时三个内部自由度。

  另外每个层子都有自己的反粒子,因此层子数量一共有3x6x2=36种。

  第二类粒子则是论文中直接定义的轻子,数量一共有12种,中微子也被归到了这一类。

  层子和轻子组成了费米子,它们构成了物质最开始可被观测的结构。

  也就是说,费米子共有12 36=48种。

  接着是自旋为整数的粒子,这是物理学界很早就定义的玻色子。

  不过在元强子模型中,玻色子被分成了两类:

  传递了粒子之间基本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以及负责产生了静质量的静质量粒子。

  静质量粒子是一切质量的来源,因此元强子模型中将其称之为“女娲”。

  而在规范玻色子中。

  起到电磁相互作用玻色子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光子。

  至于弱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则有三个,具体目前还没发现。

  强相互作用的传递粒子同样尚未被找到,根据计算黄昆得出的数量是8个。

  因此玻色子的总数一共有1 1 3 8=13种。

  13 48=61,所以理论上在元强子模型中的微粒一共有61个。

  可是.....

  杨振宁和李政道所写的62又是什么情况呢?

  要知道。

  这两位可是华人物理界的最高峰,当世....不,乃至整个物理史上都可以排进前40的顶尖大佬。

  想让他们同时出现错误,可能性说实话并不大。

  而在他身边。

  杨振宁抬头看了李政道一眼,微微抖动的眉毛表示着他的内心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平静。

  实话实说。

  李政道计算出62这个数字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如今的李政道正值巅峰期,算不出来这个数儿才奇怪呢。

  但是括号里的那个63.....

  想到这里。

  杨振宁的心中骤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莫非.....命运也在暗示他们的恩怨将会在这个方向上有个终结吗?

  就在杨振宁内心复杂的同时,一旁的黄昆也出声了:

  “两位,你们这数字的意思是......”

  于是杨振宁很快收敛了心绪,深吸一口气,解释道:

  “老黄,如你所见,62这个数字的意思,就是在元强子模型的框架之内,一共有62个粒子存在——这是肯定的。”

  “至于括号里的63....则是一个有可能存在的粒子,但它目前很难做到数学上的规范化。”

  “加上目前的科技水平相对较低,我们缺乏足够的数据验证这个粒子的存在,所以我...我们才在括号里写上了63这个数字。”

  李政道沉默片刻,也轻轻点了点头。

  他也是这个意思。

  黄昆瞳孔则微微一缩,下意识问道:

  “一定有62个微粒,可能有63个?等等等等....我有点乱。”

  “老杨,按照我的计算,基本粒子应该有36种层子,以及.....”

  随后黄昆将自己推导出来的几类粒子说了一遍,最终有些费解的问道:

  “.....这些粒子加起来一共有61种,哪里来的第62个?”

  杨振宁闻言看了眼自己的好友,轻轻摇了摇头:

  “老黄,你可能忽略了一件事,唔,你听说过......”

  “暗物质吗?”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