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社稷为公器,一旦私用,危害甚剧,破家亡族,诚其宜也。
众人再三参详,均感到王明堂所议极是,于是公推李存义前去青龙寨商谈。
李存义骑马来到青龙寨,只见三关无人守把,不觉欣喜,等来到寨内,始有人前来问询并把他引到章如龙的住处。寒暄已过,章如龙面带愁容说道:承蒙错爱,敝族人方得安居。不过,看看春尽,敝族人生计无着,又逢天降大雪,连野菜也无处可采,正不知何以为继。李存义笑道:正有一事请大龙头斟酌。章如龙道:愿闻其详。李存义正色道:包老六倡乱想必你也有所耳闻,长此以往必将为祸乡里,大龙头以为如何?章如龙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只是客居贵地,正不知何处可以效劳?李存义将殄灭包老六一事相告,并承诺道:倘若大龙头同意,青阳镇愿将坷垃庄所有房舍、田地、山林等尽数转与大当家经营。章如龙慨然道:承蒙照拂,已是感激不尽,又加厚赐,敢不竭心尽力。二人商定了行动细节及善后事宜,才尽欢而散。
李存义上青龙寨的第三天,章如龙率领本族六十余名精壮子弟达到坷垃庄。一直到大殿前,仍无人前来盘查,章如龙心中冷笑不止,随命章如虎亲自奉上顺表。过了一刻,只听一阵铁钟响,二三十个帽子上绣着“王、公”字样的人一溜小跑奔向大殿。两声静鞭响过,只听一人压着嗓音叫道:皇帝有旨,有事早奏,无事散班退朝!只见一人上前跪倒:臣尚书右丞相、青阳王有本上奏,青龙寨寨主章如龙纳上顺表并在殿外听封。随后将顺表恭放在龙案之上。包老六自是识文断字的,摇头晃脑一通之后,告知臣下青龙寨前来投诚,众人不胜欢喜,山呼万岁。大皇帝命令自己的太子---第三个儿子前去接引。章如龙上殿,山呼万岁已毕,大皇帝赐座。两人四目相对,一个只见马脸无须,双目强睁,端坐龙椅,颇像朱元之璋;一个只见宽额美髯,双目微闭,侧身条凳,恰似关云之长。大皇帝喜道:我太祖洪武皇帝赖徐达、常遇春驱除鞑虏,廓清胡氛,恢复中华衣冠。朕有幸,甫一登基,便有武圣人摸样的卿家前来报效,可见天佑我大明,复辟必成。朕加封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启运开国功臣、尚书左丞相、一字并肩王食中山、开平双王俸禄,并赐丹书铁券,后代子孙除谋反外一律免死。章如龙慌忙跪拜道:陛下圣明,微臣敢不效命继之以死。微臣诚惶诚恐,进献大洋一百枚、美酒三十坛、粮食两千斤以为贺,请大皇帝转赐左右。众位老臣本来对大皇帝加封章如龙很是腹诽,一听此言,感觉大皇帝就是英明,大元帅确有雄才,不满之意、嫉妒之心荡然无存,齐呼万岁。大皇帝龙颜大悦,加封章如虎、章如豹为锦衣卫左右都指挥使,掌宿卫。随后,在大殿上大摆筵席,以示庆贺。
宴席过后,已到傍晚,章如龙一行被安置在大殿之后,所幸临来时备办了帐篷,众人才不至于露宿。三更时分,一名子弟悄悄走上前来,说道:大殿下前来拜访。章如龙心道:来得好!便起身相迎,两人在帐篷内落座,屏退左右后说道:大太子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见教?包士英叹道:大元帅,莫谓交浅言深。父皇行事令人齿冷,立太子,古有明训立嫡以长,其次立贤,而父皇偏偏立爱,国祚岂能长久?章如龙深有感触地说:大太子所言极是,臣刚刚报效,本不该多言,像大太子这样既长且贤,折节下士,才是未来明主。一旦大皇帝宾天,让我向黄口孺子跪拜称臣,实非所愿。包士英愤怒地说:小三子向来是我的跟屁虫,不想却成为太子,一想到日后种种,我恨不得一刀杀了他。章如龙道:我想太子对你也是相当忌惮,一旦即位,自然也会像胡亥一样,到那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徒呼奈何了。包士英说道:我也做如是想,所以每天如坐针毡,倘若大元帅能替我除去小三子,我与你平分天下如何?章如龙道:微臣不敢邀此厚封,只愿侍奉明主,得以青史留名罢了。只是杀死太子,等同谋逆,到时大皇帝一定雷霆震怒,微臣便死无葬身之地了。微臣死不足惜,倘若连累了大太子,便是百死莫赎了。包士英道:那么怎么办才好?章如龙道:说一句不知轻重的话,我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让大皇帝禅位于你,如何?一代英主唐太宗不是范例吗?包士英道:为天下苍生计,我们也只好用此霹雳手段了。两人计议一番,便开始分头行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