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神州板荡,方见中华难欺。民族危亡,激发同仇之气;兄弟齐心,共铸钢铁长城。
冯天龙悲叹一声: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我每每自诩善用计谋,长于搏杀,不料今日得遇高明,虽死无憾!只是望赵庄主开恩,让我这十几名手下全身而退。我以性命起誓,他们以后一定改过自新。赵传信道:马行窄道,船到江心,唯有放手一搏。现在胜负已定,我等也不愿多造杀孽,只要大当家的起誓,金盆洗手,不仅这十几人可全身而退,就是大当家的亦可安然离开。冯天龙道:回首平生,我自知罪孽深重,更何况上百兄弟因我丧命,我怎能包羞忍耻而独活!回过头来,望着十几位袍泽,苍凉地说:江湖子弟江湖老,绿林生涯难道头。我死之后,望你们回头是岸,将弟兄们埋在三峰山,回家做良善之民吧。十几位手下抱刀跪地,大声说道:愿追随大哥于地下!冯天龙笑道:那好,那也好,我们只能拜托赵庄主把我们归葬三峰山了。回过头对赵传信道:赵庄主对我等尚有不忍之心,死后尸体必得保全,我等先走一步,有劳了。说罢,横刀自刎,所余手下,也举刀自刎。
一场大战以青阳镇的完胜而告终,三峰山自冯天龙以下一百五十余人无一幸免,青阳镇赵屯也付出了死九人、伤三十余人、烧毁房屋七十余间的代价。天色渐明,望着遍地的死尸,烧毁的废墟,赵传信等还是被这惨烈所震惊,同时又不免有所庆幸,倘若不是有备,整个赵屯恐怕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坟场,不过死者是赵屯人而非三峰山的贼人罢了。
回到赵家,望着身心俱疲、黯然伤神的众人,章如龙建言道:众位兄长,现在不是感伤之时,当务之急就是做好善后事宜。赵传信道:章兄弟,全赖兄弟赵屯得以保全,大恩不言谢。如何善后,敬请兄弟安排,我等惟命是从。王致尧、张惠友、李存义均道:我等心神已乱,请兄弟一并安排了吧。章如龙道:天气炎热,尸体不易保存,请赵兄分派五十名子弟、二十辆大车,由我带队将冯天龙等送往三峰山安葬。赵兄则安排人众安葬本家死难子弟、医治伤者、抚慰妇幼,为失去房屋的人家安排住所并尽快修建新屋。王兄、张兄、李兄所带联庄会子弟亦有伤者,也请疗治并加以抚慰,等事毕后,再计议是否报官。众人一体答应。
章如龙率领五十名子弟、二十辆大车,一日一夜将冯天龙等送往八十里外的三峰山安葬。下葬已毕,清点山寨积存,金银不多,多是粮秣。章如龙下令将所有金银、粮食装在大车上,为避免此处再次成为盗贼聚集之所,下令将三峰山山寨付之一炬。望着化为灰烬的山寨,章如龙下令返回赵屯。
再说赵传信按照允诺开始善后:死者每家抚恤大洋五百外加水田十亩,重伤者大洋三百外加水田五亩,轻伤者大洋一百外加山林三亩;烧毁房屋者每间大洋五十;凡参加抗匪者一律发大洋三十。王、张、李三家对联庄会伤者亦照此办理。赵传信又在屯北关帝庙和城隍庙之间建忠义祠三间,塑九人泥塑以便四时祭奠,并在庙门之左建忠义碑一座,旌其保家安民壮举。赵屯上下欢声雷动,就是战死之家也深感荣幸,再加上拥有了几辈子也挣不下的家业,早已化悲为喜。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