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青阳镇> 五十八(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五十八(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所谓拉网扫荡,也叫鱼鳞式铁壁大合围,就是扫荡时,前头是特务先行,第二次是警备队,第三层是治安军,最后是日军出动,没有间隙,群众称为拉大网。

  日军出动八千人的对抗大总校的合围被称为拉网扫荡,按照日军的说法便是扫荡剔抉作战,即在急流里捕捉鱣鱼,不能在投网后立即拉网,以免隐藏于石缝中的鱼逃脱,要先从上面轰赶,藏起的鱼入网后再拉网才行。在付出重大伤亡跳出包围圈之后,抗大总校配合八路军十一旅、三八五旅和三八六旅将士,对敌人空虚的老巢怀远、皇寺、石邑、邢侯四县一带据点进行了猛烈袭击,炸毁碉堡几十个,击毙日伪军1000余名,缴获大量战利品。敌人闻讯急速撤退,地方武装和抗大留守人员,抓住战机,尾追截杀,八路军与抗大主力则分兵阻击、包抄,使敌人前后挨打,伤亡惨重。抗大总校在两个多月的转战中,边战斗边学习,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日、伪军17000余人,彻底粉碎了日寇的“拉网扫荡”。

  一春无雨,再加上日军不间断地扫荡,区村干部、抗属、堡垒户几乎被鬼子杀光,更有全村被屠,满门被杀的,根据地群众只得三天两头躲鬼子,粮食、家禽、大牲口被鬼子抢光吃尽,房屋、生活用品和一切农具被鬼子砸尽烧光,土地几近荒芜,石邑县夏麦不及往年的两成。为了掩护抗大总校直属机关的休整并筹措给养,在休整了三天并从枪械修理所领了大批自制手榴弹后,王致虞率领县独立营两个不满编的连队离开长沟返回青阳镇,开始向中区进发,进而大张旗鼓地越过第二道封锁线挺进了敌占区。进入敌占区以后,县独立营开始隐蔽踪迹,行踪飘忽,忽而在县城附近出现,转瞬就转移到了南区;忽而攻打了了北区的据点,忽而又截击平汉线上的运输车,牵制了大批日伪军的同时又筹措生活用品送回根据地。在敌占区转战的过程中,县独立营每到一地,总是先疏散群众,然后再修筑工事,并设置明暗岗哨以防日军的突然袭击。在敌占区游击的两个多月里,县独立营屡挫强敌,而7月8日—9日的大梁庄守卫战堪称经典。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纪念日,王致虞率领县独立营长途奔袭了北区位于石邑、皇寺、鄗县交界处的鬼子的兵站大梁庄据点,打死日伪军十三人,缴获大批辎重。随后为掩护向根据地运送物资的一连,王致虞率领二连向南即县城方向进发,沿途又袭击了了几个据点并对日伪军喊了话,傍晚来到距离县城15里的汉王庙村,占领了联庄会支持的维持会,并让维持会准备酒肉,派出战士号房子,一副准备住下的模样。酒足饭饱之后,将维持会人员上了绑绳然后悄悄集合出发,神不知鬼不觉地又返回大梁庄,接着就是将该村的老弱妇孺连夜转移到了其他村子,并让村里壮汉帮忙,从村外到村里迅速筑起了三道工事,因村西有一个深潭,村东为烂泥塘,工事重点在南北两个方向,把大梁庄变成了处处相联、交叉火力密布的防御堡垒。

  7月8日凌晨,刚刚检查完工事睡下还没有一个小时的王致虞便被章如龙叫醒,报告了警戒哨跑步带来的口讯:“村北发现日军骑兵。”从后来的情报得知,这支十人骑兵小队是驻守鄗县的宫本联队长的前卫部队,他的身边是日军第四独立混成旅团统计“扫荡”战果的二十名“战地观察团”的军官,身后则是三十余人的护卫小队,这次则是前来查看大梁庄兵站被毁情况的。

  得知日军突然出现的情况后,王致虞命令章如龙带领4排战士立即进入村北刚筑好的工事做好战斗准备,5排长方连城带领战士进入村南阵地,并让剩余群众撤出村子;6排战士则作为预备队留守村中。由于地处敌占区腹地,昨天又刚刚经过激战,骄横的鬼子怎么也想不到县独立营还会在这里驻扎并设伏。骑兵小队到达了村口,宫本一行到达了村口,章如龙连长一声令下:打!刹那之间,刚刚端了日军兵站配备了1挺轻机枪、1个掷弹筒和20余支步枪的4排同时开火,日军骑兵和紧跟其后的“战地观察团”顿时被打得人仰马翻、乱作一团,很快就丧失了战斗力,就连宫本联队长也被击毙。担任护卫的步兵小队30余名鬼子就在200米以外,听到枪声迅速向前冲来,通信兵则立即向周边日军据点发报求援。这些担任护卫的日军步兵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武士道精神强、战术素养高,在机枪的掩护下,以伍为单位发起多路突击,很快就接近“战地观察团”并开始抢救伤员,另外的日军继续向4排阵地冲击。4排战士不慌不忙,沉着地进行还击,不断将进入射程的鬼子消灭。与此同时,余下的日军将死去的宫本联队长及死伤惨重的“战地观察团”军官们拖到安全地带。在一阵休息和调整之后,失去护卫长官的耻辱与恚怒,武士道精神的癫痫式爆发,脱去上衣、嗷嗷鬼叫的鬼子护卫队在机枪的掩护下一次又发动攻击,虽不断遭到我军机枪的扫射,却依旧执迷不悟不断重整、不顾伤亡地反复冲击。在第五次冲锋时,鬼子机枪手也端着机枪参加了自杀式的冲锋,一浪高过一浪的冲锋最终被岩石般坚固的堡垒所撞碎,在两个小时以后敌人援军赶到时这支部队几乎全部“玉碎”。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