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人的脊梁或曰立身之本,性格不能决定命运,决定命运的其实是理想信念。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英雄之所以慷慨赴死,庸人之所以忍辱偷生,其皆出于此也。
第二天侵晨,在用过早饭之后,章如龙等步送张道士下山。到了第一关,张道士接过缰绳,骑上健骡返回青阳镇复命,王致虞则继续留在山寨与张家三兄弟叙话。一天一夜的长谈让人忘倦,谈世事的不公,叹人世的不平,刚刚“落草”的绿林好汉们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看到了光明,也看到了出路。王致虞高兴地与他们结为拜之交,青龙寨也成了他日后缓急可以依靠的力量。
按照商定,青龙寨与王家人如约交割,王致虞以本来的自由之身为青龙寨的生存做出了贡献。“绑票”风波如此平息可以说双方均可接受,但并不是皆大欢喜,至少王明堂并不舒心。在张道士自青龙寨返回后,聚集在王宅的四大家族的主事人们对王致虞生命无虞颇感庆幸,对提出的条件也感到尚可接受。但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复望蜀,他们对青龙寨的挑衅忽然变得忍无可忍:“陶瓷张”张泽元主张在交割完了以后,合四族数百精壮对青龙寨加以掩袭;“木排李”李世荣则主张报告县巡警局,在交割之后让警察们“进剿”;“铁器赵”赵宗亮则认为“自剿”则不免结下冤家对头,“借剿”则难免前门拒狼、后门进虎,主张从长计议;王明堂则两难,不允则二儿性命堪虞,允则难免有资匪之嫌。最后,几家勉强达成共识,接受青龙寨的城下之盟,对外则严加保密。另外,让张道士再上青龙寨,一者,将交割地点变更为王屯东边的王家仓库;二者青龙寨前来时要携带武器将粮米“抢走”;三者另送上大洋三百做“脚钱”。临出门时王致尧又私下拿出两个元宝交给胡道士,请他全力周旋。一切如仪,在午后的阳光下,一群手持棍棒的好汉们,将王家仓库抢劫一空,连同套在马车上的骡子。而半个时辰后,手持鸟统的王家精壮们在王致尧亲帅下,奋力追赶,一路上鸟统砰砰、呐喊阵阵、烟尘滚滚,只赶得青龙寨人马绝尘而去。王家精壮们赶到山下不及,又因天黑不免做怏怏然状,却又兴高采烈而归。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