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青阳镇> 八十二(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八十二(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石邑人最注重三种关系:宗族、亲戚、桑梓。在亲戚和桑梓之间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关系就是干亲。干亲的来源大致有三种,一是父辈感情极好结拜成了把兄弟或手帕交,下一辈顺理成章的就是干兄弟或干姐妹;一是自己辈拜成了把兄弟或手帕交,那么互称对方的父亲为“老伯”、母亲则为“老姐”;还有一种就是“撞名”时认下的。亲戚长期不走动感情便会变淡,干亲则纯粹是“行走”起来的,如果嫌贫爱富,干亲也就退回到桑梓,甚至还不如桑梓。

  雄心勃勃的山县本想通过一到两次的讨伐彻底消灭石揆智的民兵武装,但事与愿违,一个月的东奔西跑之后连石揆智的影子也没有见到,焦头烂额的山县只好仓皇撤离,因为西山和北山根据地的进攻使得其余各处守备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在进攻西南片前后,山县在各炮楼之间架起了电话线。起初石揆智不知道更不理解空中悬挂的细丝有什么用,但几次行动之后,才发现几个炮楼的日伪军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他们实施反包围,在问过见多识广的王致虞之后,才明白了这些细丝能够会将人的声音传过去,在互通情报的基础上,各炮楼之间就形成了守望相助的形势。如何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王致虞指点迷津,将细丝扒下来就可以了,而扒下来的铜丝还可以运到根据地自制子弹。于是,石揆智率领队伍开始了扒电话线行动,往往在一夜之间就将各炮楼之间的电话线全部扒下。接着,山县命令继续架设电话线,石揆智故伎重施又将电话线扒下。这样反反复复,又一次夜里,正在扒电话线时发生了爆炸,两名民兵受了重伤。经过观察,才发现原来鬼子在电话杆上悬挂了触发雷。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石揆智召集队伍开会研究对策,结果用摘柿子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在白梁杆的:你说俺是干啥的?伪军小队长走上前来,抓住石和武的手端详了一会,骂道:你手上没有死肉,八成是八路的探子吧?王仙妮急忙走上前来。大声说道:老总,老总,他是俺不争气的儿子,可不是八路的探子。唉,实不相瞒,俺就这一个三代单传的宝贝儿子,打小就不愿意在庄稼地受苦,没办法,在村里大街上钟楼边盘了间杂货铺,没受过风吹日晒,可不是探子。接着,王仙妮对着石和武说道:你个不懂事的孩子,看不见老总来家了?还不快去杂货铺拿点心和水果让老总们尝尝!对了,顺便那两条好烟两瓶好酒回来。这个伪军小队长还在纠缠,沈立旻从屋中出来走到院子中。伪军小队长厉声说道:老家伙,这是你家的孩子吗?叫什么名字?沈立旻大声骂道:他不是我的儿子!伪军小队长喝道:那他是谁?沈立旻气得脖子发红,用颤抖的手指指着石和武骂道:他是我爹,亲爹,整天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老总啊,你说我前世造了什么孽呀,摊上了这么个败家子!越说越气的沈立旻抓住墙根的铁锹照着石和武的头上劈去,王仙妮见状死死拉住沈立旻,看着石和武喊道:你忘了私塾先生教你的“小杖受大杖走”的道理了吗?还不快跑,难道要活生生气死你爹吗?石和武撒腿就跑,沈立旻大声骂道:回来,到桃花洞挑水去,啥时候挑不满啥时候别吃饭!石和武嘟嘟囔囔地说:不吃就不吃!还是不情愿地从墙角挑起水桶出了门。看到石和武安全逃出,沈立旻笑着对伪军小队长说道:见笑了,见笑了,家门不幸,才养了只会丢人现眼的东西。老总若不嫌弃,中午就在我家吃饭吧,山药干熬米饭,外加萝卜干老咸菜,可香了。伪军小队长半恼半笑地说道:开着杂货铺,还这么小气,我们要到村长家吃呢。沈立旻满脸堆笑,尴尬地说:回头我把烟酒送到村长家去。伪军小队长这才满意地说:一看你就是明事理的人,那我们就在村长家等着你了。沈立旻点头哈腰、恭恭敬敬地把日伪军送出了家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