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使之与一种生物‘绑定’,让它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判断出气味的源头在何处。
这岂不就相当于一个人造的南极或北极?
既然能够造出一种,那弄出两种甚至更多种自然也不是难事。
而且,还可以更进一步,让生物能够分辨出距离气味源头的距离远近。
这样一来,利用一些数学知识,就可以精确的锚定方位了。”
“而时间,则更简单,大尺度上,可以用生长速率恒定的植物来解决。
而小尺度上,可以用细胞分裂速率恒定的微生物或其细胞组织来解决。”
无聊中,他甚至设想出了另一种“手表”,在手腕上纹一条或多条细环。
在不同的细环内填入不同的培养基和特定的微生物组织,根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确定其绕腕生长一周的时间是一分钟、一个小时、亦或者一天。
至于,这两个问题的彻底解决能够带来怎样的影响,根本无须赘述。
就只说个很简单的方向,精确的空间定位,能够让人类重新走入海洋,再次拥抱完整的星球。
而精确的时间,则可以让整个社会的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它们能够对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一点也不亚于让普通人成为超能力者的蜕凡药剂。
李剑决定,一旦再次稳定下来,便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
看着下方茫茫海域,李剑的思维忍不住继续提炼,发散。
在深入的思考中,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明亮。
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他发现,无论是地星盟,还是乾辕,思维中都存在一个“思想钢印”。
一个问题,若是在天地巨变之前就已经有了成熟且完善的解决方案,那么,面对同样甚至同质的问题,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去重现它,去恢复它。
哪怕,当时的世界环境还不具备完全重现那种解决方案的条件,人们的做法,是等待。
十年,百年,数百年的等待!
等待世界条件终于可以让某个解决方案重现,然后,便是继续……等待!
这条脉络甚至贯穿了天地巨变这一千多年来的历史。
最明显的,便是人们“等待”冶炼金属技术的再度出现,和之后的人们“等待”蒸汽机技术的再现!
在这一点上,乾辕和地星盟没有任何不同。
地星盟相较于乾辕而言,幸运的地方在于,他们早在近两百年之前,就成功“等来了”第二个重要节点的再现。
而乾辕,直到现在,依然还在垫脚翘首等待“蒸汽机技术”的复苏。
这种“思想钢印”,遍布人们思维生活的方方面面。
….李剑就非常清楚,人们对空间方位和精确时间的再度解决,都很自然的将希望放在世界的更进一步稳定上,“只要地星磁场稳定下来,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人们并没有想过,将这一切既有的思路摈弃,寻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当然,人类这么多,不可能没有生出类似念头之人,但是,他们缺乏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推出一套全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