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成土,开局掌握生死二气> 第二五六章 五十年变迁(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五六章 五十年变迁(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黄阶与练气境相当,玄阶与筑基境相当,地阶与金丹境相当,天阶则与元婴境相当。

  不过,哪怕是处于个体力量巅峰的李剑,力量境界也只是地阶后期。

  至于乾辕探索出来的修炼体系,为何在力量“阶梯”上与杓山世界既有修行体系如此吻合对应,当然是因为姜乾在背后默默引导的缘故。

  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参照,他还真让他们从零开始、白手起家不成。

  而在乾辕故地之外,前地星盟辖境之内,乾辕完成了数量多达五亿的人口大迁移。

  五年之间,二十五座“类城邦”在荒野之中从无到有,从其他城邦拆迁而来的各种军工业、重工业在这些地方落地生根,成功完成试运行。

  农业方面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不再需要乾辕故地源源不断的粮食输血。

  乾辕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口增长也在加速,也是在这一年,乾辕人口突破二十亿大关。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前地星盟那数百个城邦,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混乱】。

  相比于五年前,局面几乎没有任何改善,反而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潭水,变得越来越浑。

  除了乾辕属意的代理人、皈依者维持着城邦的基本秩序,每个城邦的局势,都是千头万绪,一团乱麻。

  无良黑帮与无良资本成为两大毒瘤。

  更别说,主流种与有色种之间的血海深仇,五年下来,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有越演越烈的意味。

  乾辕在大踏步向前,这一座座地星盟前城邦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败着,枯萎着。

  需要一提的是,乾辕虽然尽量避免直接参与到这些地星盟前城邦的关系之中,但在经济层面,还是全球一体的。

  嗯,绝对主导权握在乾辕手中那种。

  安置五亿人口,从无到有建设出二十五座类城邦,乾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这些地星盟前城邦在这过程中自然都赚得盆满钵满,特别是那些钢铁能源型城邦。

  在这方面,乾辕是很守规矩的,从来不因强大的武力“抢劫”,而是掏钱购买。

  而这庞大的利益却反倒更进一步的引发了各个城邦之内的混乱,就像鲜血散发出对逐臭之蝇致命吸引力一样。

  之后十年,一直到乾辕8383年,乾辕没再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而是阶段性的“休养生息”。

  这十年间,原本那二十五座只是初具框架的类城邦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

  乾辕的变化越来越大,总人口增长到28亿。

  之后又十年,截止乾辕8393年。

  总人口已经增至41亿的乾辕,在持续进行了十年大迁移之后,乾辕故地的人口数量只有人口总量的一小半。

  在广袤的前地星盟辖境之内,除了又新开辟出二十五座类城邦之外,其他新增人口全都以最初那二十五座类城邦为基点,向四周持续发展延伸。

  已经有数个原本距离不是太远的类城邦接壤相连,随着它们的接壤,地星盟前城邦被更进一步分割孤立。

  而在此期间,还顺理成章的发生了另外一种变化。

  因为乾辕在生命科技方面的成果越来越多,在持续的探索之下,原本与蒸汽科技泾渭分明的态势被逐渐改变,两者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

  比如,乾辕在这十年间在前地星盟辖境内开始推广一种生物采矿技术,在不需要人力挖掘的情况下,以种植园或者特殊菌种培育的方式,可源源不断的收获各种目标矿藏,还是经过提炼加工的。

  这只是其中最显着的一方面,其他方面的交集同样很多。

  这种先进模式的诞生,前地星盟城邦中那些还处在上个时代的落后生产模式自然而然的就被淘汰了。

  虽然因始终未曾停止的大建设之故,和政治层面的考量,乾辕并没有立刻停掉对这些资源的采购,但却在持续削减这方面的需求。

  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模式,甚至将之当成赖以生存的方式的这些城邦,完全无法承受这种改变带来的后果。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