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半,则效彷杓山世界的红尘气处理方法一样,都被储存在那处位处虚无的不知名之地,并在那里逐渐汇成一座庞大的“红尘海洋”。
这既增加了底蕴,还减轻了姜乾持续维持住这个人造红尘法网的负担。
而就在这红尘气最为浓郁密集的集散进出之处,沉浮着一具人形身躯。
裴裳躯壳。
那仅有的一团黑泥分身,此刻就入驻于这具裴裳躯壳之中。
而裴裳躯壳在乾辕真龙躯壳的眉心识海之中。
一旦外界发生变故,他能够瞬间完成黑泥分身的躯壳转换,一息之间,便切换成名副其实的乾辕真龙。
得自于亿万人心的红尘气,如同永不停歇的流水,又如同高温不灭的烘炉。
这具躯壳便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数十年如一日的“煎熬”着。
以红尘成道的裴裳躯壳,在这亿万计的洪潮人心冲击下,血肉之躯被一点点冲击、腐蚀、烧炼,消失。
黑泥分身入驻其中,其点滴变化都映照入心,在这缓缓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丝一毫的差池,一切都在向着最正确的路前进。
另一方面,在这具躯壳而言,这种不啻于敲骨抽髓一般的变化,可于姜乾而言,却完全事不关己,站在旁观的视角,没有丝毫痛苦感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痛苦的影响,让他能够精准的掌握好此躯的每一点变化。
和乾辕龙躯的蜕变恰好相反,裴裳躯壳的蜕变是日积月累,水到渠成的,需要长时间的水磨工夫。
当乾辕经历长达七十年的和平种田,人口持续增加,红尘气越来越磅礴成势,此躯受到的“冲击”也就越大,变化也就越深,这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若是没有姜乾这个场外因素,在各种现实条件都非常有限的地星和平种田七十年之后,发展到极盛状态的乾辕基本就走到了增量发展转向零和博弈的临界。
乾辕的整体发展势头会初选停滞甚至是倒退,但有了姜乾这个“乾辕真龙”于梦中展现的残酷真相,乾辕人的视野从地星一隅扩大到整个太阳系,并深刻意识到所处局面是何等险恶。
这样的大势煎迫之下,什么乌七八糟的心思自然就都仔细的藏了起来。
数量多达一百多亿的乾辕人心,再次主动凝聚在一起,只为了预备面对梦境中那些只显露出冰山一角的敌人。
其他敌人一是信息太少了解不多,二是太过强大,不适合充当树立的标靶,所以,从上到下,所有经历过这场梦境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将地星盟塑造成了“乾辕之敌”。
想到几百年前在地星上发生的故事,为了统合地星盟后裔,树立起乾辕这个敌人,现在,却是完全颠倒过来,目的却都一样。
就这样,本来已经走到极盛的状态的乾辕再次卯着劲慢慢向上。
不知不觉间,这经受了无尽红尘气冲刷洗礼的裴裳躯壳,忽然变得通透起来。
姜乾心念一动,裴裳躯壳完全与红尘气融为一体,并真正进入到那从来都只可以“远观”,不能进入的,储存着海量红尘气的虚无不知名之地。
虽然裴裳躯壳彻底“化”了,但黑泥分身却依然保持着与之完美契合的状态,自然也随之进入其中。
全知视界下,第一次,姜乾从第一视角认识到这片虚无。
最终的感受则是,相比于最神奇的想象,要平澹得多,相比于平凡的现实,却又神奇得多。
毕竟此躯蜕变初成,这片虚无不知名之地与现实有着清晰的界限,现在也不是深探的时候,只借此大概感受了一下现在的状态,他便退了出来。
依然保持“化”的状态,融入到群体中,“化”进整颗地星里。
像是给地星表面覆了一层薄膜。
就在这时,借助这层同时覆盖全球的“薄膜”,姜乾感受到了微妙的、规律的震动从地星深处传出。
许久之后,他解读除了这股规律震动的含义。
“阿米托福!”
“阿米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