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18章 同行骂街(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18章 同行骂街(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如今改成月刊,等于是每年的印刷量和销售量翻了一番,《当代》每期刊物的定价是1块钱,相当于每年的销售额多了七八百万元。

  86年的七八百万人民币,对于国内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极为庞大的一笔数字。

  而这件事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当代》的稿费标准再次提高。

  汪硕今天来编辑部取稿费单,看上稿费单上面千字15块的稿酬标准,都惊呆了。

  我现在这地位都这么高了吗?

  “也不算高吧,何云路的《新星》我们给了千字二十块。”林为民说道。

  汪硕闻言更加惊诧,“千字二十块?你们这是要把同行都得罪光啊!”

  诚如汪硕所言,国文社的稿酬标准在国内一直是第一档的,如今《当代》再次拔高了这个标准,放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独一份的,同行们有意见很正常。

  他的话不仅让林为民想起,上回去出版署开会,《当代》还被当做负面典型被批评了一回。

  国家的稿酬标准都是有明文规定的,以前很多出版社或者是编辑部为了能够约到稿子普遍都会给一些名家提高点稿酬标准,但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可《当代》的做法就有点吃饭砸锅的意思了,他们不光是给名家提高稿酬标准,连新人也是如此。

  现在即便是第一次在《当代》发表作品的新人,最低的稿酬标准也能拿到千字8块,高出其他刊物整整一大截。

  回想前年年底,政府发布了文件让刊物自负盈亏,国内的期刊界一片哀嚎。

  如果两年时间过去了,国内几乎每个月都有刊物倒闭。

  日子不好过,大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苦日子。

  唯独这个《当代》,这个《当代》,不干人事,它竟然逆风涨价。

  这不是要把同行们的裤衩都给拉掉吗?

  反应的人多了,上面也不好办。规定是规定,又不是违法乱纪,可《当代》这事办的毕竟不地道。

  只能在大会上把林为民这个主编拿出来杀鸡儆猴,会后署长边春光又把林为民叫到办公室。

  一方面是为了安抚林为民,一方面也有了解民情的意思。

  开会的时候被批评林老师老老实实装孙子,总得让领导有面子,让同行出口气不是?

  到了办公室,他就开始大倒苦水。

  “领导,您也得体谅我们啊!”

  “您是不知道,自从我们《当代》改了版,那稿件的需求量是翻着番儿的往上涨啊!

  我不加点稿费能行吗?谁来给我们投稿?

  再说了,现在物价涨得多快啊!以前光是烟酒价格涨,咱们老百姓还感觉不到什么。

  可这两年,针头线脑、服装百货,哪有不涨的?就稿费没涨,不仅没涨,有的刊物还往下降。作者们也受不了啊!

  我们《当代》呢,现在销量不错,效益也不错。之所以提高稿费标准,也是为了提高广大作者朋友们的投稿热情,毕竟稿件是我们办刊物的基础嘛!”

  边春光听完也有些无奈,这确实是个二律背反的难题。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