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02章 见证神圣的时刻(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02章 见证神圣的时刻(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是大概东方人的特点之一,总是显得很年轻。”

  主持人低头看着资料,“可我看资料显示,您确实只有二十七岁,是龚古尔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林为民摊摊手,“好吧,确实是很年轻,真是让人嫉妒!”

  这话当然有自鸣得意的嫌疑,但林为民的语气轻松幽默,电视机前的所有人都会心一笑。

  这个来自中国的作家是个幽默的人,很像他们法国人。

  采访在继续,主持人跟林为民聊起了他的创作经历以及作品在海外的影响力。

  主持人念着资料上的内容,表情越来越震惊。

  “哇哦!林先生,真没想到你的作品如此受欢迎,并且已经获得了如此多的殊荣。”

  主持人手中的资料是龚古尔文学奖提供的,而龚古尔文学奖的资料则是伽利玛出版辛苦搜集来的。

  这些资料包括了林为民自出道至今的作品简介、出版情况、获奖情况。

  创作中长篇十余部,字数超过300万字,中、米、法、英等世界多国出版,累计销量超过2000万册,本土大奖、泥轰文学奖、米国文学奖以及刚刚获得的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还有作品改编成绩,《情人》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奖项,其他作品的话剧改编也获得了米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托尼奖的认可……

  听着主持人念着林为民丰富的履历,再配合上他那张年轻的过分的脸庞,电视机前无数法国观众震惊不已。

  “这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一定会成为世界级文豪!一定会的!”

  法国电视二台的直播采访结束了,可舆论的发酵不过刚刚开始。

  今天晚上,所有电视二台的观众都记住了林为民这个东方名字,也记住了他那张年轻的过分的脸。

  窗外霓虹闪烁,图昂餐厅内,林为民刚刚结束了电视二台的采访,便坐到了一张餐桌前,对面坐着新华社的两位记者。

  “林老师,今天真是辛苦了!”

  “还好,毕竟只需要动动嘴,你们等的也很辛苦。”

  “现在感觉怎么样?”

  “还好吧,获奖时的兴奋已经过去,平常心。”

  “您这一次又为国争光了!”

  林为民摆了摆手,“就是一个文学奖项。”

  “您太小看龚古尔文学奖的影响力了!”

  “不是小看龚古尔文学奖的影响力。为国争光的作用是提振民族自信,一个文学奖提升不了我们的民族自信。

  真正的民族自信,是经济和军事实力决定的。

  我们这一代人,在国外拿再多的奖,也不会改变我们这代人骨子里对西方的仰视。

  可能是我们的下一代人,也可能是再下一代人,只有国家经济发展赶超西方国家时,这种民族自信才会真正的焕发出活力。”

  记者采访林为民是要谈得奖的感受,没想到一上来话题就歪了,可他们并没有纠正林为民,而是随着他的话题延伸下去。

  采访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多,街上的霓虹灯逐渐熄灭,采访也进入了尾声。

  记者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林老师,您觉得您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

  林为民迟疑了一下,反问道:“诺贝尔文学奖很重要吗?”

  “毕竟是世界最顶级,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奖项,应该是很多作家都梦寐以求的。”

  林为民点点头,“这个倒是没错。伱们觉得我会得诺贝尔文学奖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