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梁山白衣> 第九十二章 大名诗会(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二章 大名诗会(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王伦回到梁山之时已经时近年底,今年的梁山又是恽州大丰收,又是得了高唐的给养辎重和沧州的马匹,又有不少头领上山,更难得的是以李纲为首的几名有真才实学的文官入伙,让王伦心情大好。是年元旦,道君天子又改了年号,改元宣和,王伦对道君天子这种无聊的瞎折腾嗤之以鼻,喃喃自语:“说书人前辈,你所说的宣和年间终于到了,也不知天下到底还是否会是你所言那样。”

  到了元旦,王伦为了庆祝梁山的蒸蒸日上,在山寨杀狗宰羊,与全山人马好好的过了个快快乐乐的新年。

  正月初十,马灵送来两封书信,一封来自恽州梁山客店,一封来自恽州的东篱书院,都是找王伦的。

  大宋书院之风盛行,民间开办的书院也比比皆是,最有名的便是石鼓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龙门书院,徂徕书院。王伦一直都有开办书院的想法,不过之前自己的条件不足,自从和卢俊义的交往日深后,王伦便以卢俊义大名府第一富商的名声在恽州开办了一家东篱书院。自从东篱书院开办以后,王伦几乎每月都会在恽州盘桓数日,在书院中讲学布道。

  要知道,无论哪朝那代,读书人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就算是武将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也难以成为一代名将。故此王伦未雨绸缪,在恽州开办了这家书院,现在已有一年的时间,虽然这家书院也是按照大宋的律令做的规规矩矩,不过其中也夹杂了不少王伦的理念,王伦自己也化名王半季经常去书院讲学。王伦本打算去大名开办书院,但是一来大名乃是大宋四京之一,风云际会的场所,梁山在那里开书院过于容易引起他人的调查,二来距离梁山相对远了一些,不利于王伦来往,故此无奈之下选在了恽州。

  王伦打开两封书信一看,面色变得有些古怪:“诗会?”

  这两封信却原来都是赵明诚夫妇所留,当日在蓟州的时候和赵明诚夫妇见过一面,未曾想这两人居然今日给自己留信,请自己在上元佳节前往他们组织的一场诗会,要以诗会友。

  邀请王伦,是因为王伦那一首在破庙中王伦书写项羽的《绝句》。邀请东篱书院的王半季先生,则是因为王伦重阳节在东篱书院所做的那一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一出,当即轰动大名,此日后,这首词在各大曲肆纷纷传唱。

  李清照夫妻都是文坛巨匠,早有在大名的文友将此词抄录送信给二人,此时二人尚在陆德夫家做客,看到这首词惊为天人。但文人相轻,何况这两人都是当世大才?特别是李清照,她最大的兴趣便是撰写这种婉约词牌,此时好胜心顿时大增,当天夫妻二人便闭门沉思,随即落笔成文,赵明诚写了五十首词,李清照写了二十首,然后将王伦所写这首词混在其中拿给陆德夫品鉴。

  陆德夫看后竖起大指笑道:“贤夫妻果然是我文人楷模,这些词句之妙让陆某叹为观止。”

  赵明诚说:“那你觉得这些诗词里面哪一首最好?”

  陆德夫说:“这些诗词之中,有不少都是佳作,但是在我心目中,有三句可以称得上是千古绝句。”

  李清照忙问是那三句,陆德夫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夫妻的心马上变得拔凉拔凉的,不过对未曾一见王半季先生更有了拜会的热切。

  文人会友,不过就是一个共鸣而已。赵明诚与李清照二人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文人。故此夫妻二人回到山东,便迫不及待的组织诗会,想一见这王半季先生的真容,而诗会地点便选在了东篱书院所在的恽州。李清照还提起了那破庙之中的王伦先生,故此两人给二人分别写了一封信,邀请两人一会。

  王伦放下请柬,唤来朱武吩咐了一番,随即带着牛皋和酆泰下山直奔恽州。

  到了后,王伦在自己恽州购买的宅院住下。两日后,到了诗会之时,王伦带着牛皋二人来到霄云楼,这也是梁山的产业,王伦让两人在一楼等候,自己则上了二楼翠云阁内。

  待进了翠云阁,厅内直坐了二十人不止,皆是谈笑风生,正首坐得一对中年夫妇,左右皆是儒衫士子文人。

  这等文人聚会,虽然没有丝竹乐音,更没有其他奢华,唯有茶盏几杯,却是更显得气氛良好。头前夫妇自然是赵明诚与李清照,王伦刚上二楼,便听得赵明诚开口说道:“蔡相公之曹娥碑我倒是亲眼见过,字迹苍穹有力。只是稍差了一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