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寒门辅臣> 第三百四十一章 历史的外挂(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四十一章 历史的外挂(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知县宅。

  张希婉刚从纺织大院回来,便看到桌上已摆好了饭菜,小荷端来水,张希婉净了手,没有注意到小荷欲言又止的神情,对顾正臣说:“若不是句容卫家眷帮衬,这段时日织造、裁缝两大院怕是要休停了。夫君,我盘算着设一个新的织造分院,就设在句容卫内部,也免得这些妇人每日回不到家。”

  顾正臣笑道:“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只不过,这需要你回来之后再安排了。”

  “夫君说什么胡话,我不是回来了。”

  张希婉坐了下来。

  忍不住的小荷终于开口:“姑爷说的是小姐从金陵回来之后。”

  顾正臣白了一眼小荷,抢台词啊。

  张希婉有些恍惚,似乎不敢相信,看向顾正臣,用灵动的目光询问。

  顾正臣微微点头,平静地说:“不久之前,亲军都尉府的人传来陛下口谕,让我回金陵一段时日,具体是三五日,还是半个月,还很难说。”

  “当真?”

  张希婉惊喜不已。

  成婚之后,张希婉就与顾正臣来到了陌生的句容县,虽整日忙碌两大院之事,可顾正臣也知道,她很想念张和。

  长这么大,第一次与父亲分开,一分开就是半年之久,怎能不思念,只是她默默忍受着,没有说出口罢了。

  “小荷已经将你的东西收拾妥当,吃过饭我们就回,明日抵达金陵。”

  顾正臣指了指一旁的箱子。

  既然要回金陵,不带张希婉回去怎么行,老丈人知道了估计脸都黑了。

  张希婉兴奋不已,简单吃过饭,又跑去两大院安排一番,终上了马车,在张培、姚镇、梅万杰、邓渊等人的护卫下,缓缓离开了句容。

  夜宿驿站,天不亮又出发。

  经过天界寺和尚修路,句容至金陵的路平坦了许多,可架不住来往商人车马多,加上夏日雨水冲刷,导致路又开始坑洼起来,摇晃得张希婉有些头晕。

  “这路不够平整啊。”

  顾正臣拉开窗帘,看着笔直的官道,每隔多远就能看到一个坑洼,许多坑洼只比马蹄大一些,还有不少扭曲的车辙。

  “天界寺修路,也没修好好。”

  张希婉有些埋怨。

  顾正臣赞同,这群和尚毕竟不是专业干工程的,所谓的修路,估计在他们那里就是修心,心有窟窿了,念念经补补就是了,路有坑洼了,找点土填进去就好了,到底是修补还是没修补,这需要看佛。

  当然,也不能完全怪这些和尚,句容到金陵的商队着实远胜以往,在顾正臣上任句容之前,除了零散采购药材的商人会去句容,就剩下一些零散的商户,几乎没什么商队。

  可如今句容织造大院、匠作大院生意不错,吸引了不少外地商人前往,加上金陵本就是个大市场,这就形成了句容至金陵的商道。

  人走得多了,就有了路这是对的,但人走得多了,这一条路就不好走了,这也是真的。

  除非——修路。

  修一条不会坏的路,至少二三十年不会坏的路!

  沥青道路?

  这个就别想了,沥青来自石油,不说大明现在开采石油的技术多落后,产量多低,就说加工石油的复杂工艺,相关设备,顾正臣也弄不来。

  沥青道路被排除了,那就只剩下一个方案了:混凝土道路。

  句容发展混凝土道路是有先天优势的,海量的石灰石,这是制造水泥的必要材料,技术上虽然存在一定难度,但也不是不可以克服,无外乎就是烧制,温度是个棘手的问题,试验试验,实在不行,多弄点焦煤,应该可以解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