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8章 秦风·无衣(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98章 秦风·无衣(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闻听此言,保守派一边站出来劝说皇帝节哀,一边默默地将奏疏都塞进了袖子里。

  这还劝个啥,算了,爱咋咋滴吧。

  激进派则兴奋不已,义愤填膺的说道:

  “君辱臣死,请陛下下令征讨不臣。”

  朱标并没有当场做出决定,却下旨辍朝三日,并下罪己诏,同时还命皇太子向昊天和祖宗请罪。

  罪己诏?

  听到这个决定,保守派和激进派都震惊了。

  这可是罪己诏啊,自古以来有几个皇帝,愿意主动下罪己诏的。

  陛下这是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陛下他……果然胸怀天下,爱民如子。

  群臣激动的热泪盈眶。

  尤其是文官们,若非氛围不合适,他们都要站出来赞颂吾皇圣明了。

  只有少数依然不死心的保守派,注意到了另一個问题。

  皇帝虽然还没有公开表态要出兵,可又是罪己诏,又是向苍天祖宗请罪。

  还有别的选择吗?

  如果不打,这罪己诏岂不是再打自己的脸?

  如果不打,怎么回复苍天和祖宗?

  他们想要阻止皇帝这么做,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你可以阻止皇帝出兵,甚至不配合朝廷出兵,总不能阻止皇帝下罪己诏吧?

  现在诏书下了,你看着办吧。

  事已至此,先吃……不是,他们只能安慰自己,皇帝还是很照顾大家情绪的。

  没有强行下令出兵,而是以这种更委婉的方式做出决定。

  比起太上皇他老人家,可好太多了。

  当皇帝要下罪己诏的消息传出后,所有人都意识到,问题的性质变了。

  就算是最淡漠,最没有族群意识的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

  然后一个话题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离开了大明本土的汉人,还是不是华夏子民。

  为了一群远在天边的人大动干戈,到底值不值得。

  也就在这个时候,大明周报加印版出版,头版头条就是皇帝的罪己诏。

  第二版就是南洋惨案的详细过程。

  后面几十篇文章,全都是围绕南洋事故、罪己诏,以及华夏身份而写的。

  这些文章解释了现在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入则华夏,出则夷狄。

  只要他们认同、学习华夏文化,并以华夏人自居,那他们就是华夏人。

  至于出兵值不值……

  陈景恪的文章做出了解答。

  当然,他的文章不可能只解释这一个问题。

  而是系统的阐述了,为何华夏一家。

  大家拥有共同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我们抱团取暖,与天斗与地争,在这个世间努力生存。

  有人会说,什么华夏,什么大明,与我一个月三百文钱的人有关系吗?

  然而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华夏和大明的庇护,你连三百文钱都没有。

  指望异族人给你吃的喝的?

  别做梦了,看看南洋蛮夷是如何对待当地汉人的。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华夏是一个巨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巨人身体的一部分。

  我们团结协作,我们团结一心,这个巨人就是无敌的。

  如果我们不团结,就会手脚不协调,别说战斗,直接就瘫地上起不来了。

  如果脚受到伤害,手觉得与自己无关,那很快这个巨人就会失去腿脚。

  没有了行动能力,手也无法独存。

  南洋的汉人被屠杀,我们以为与自己无关,就高高挂起。

  那么有一天我们会失去岭南,失去江南,最后失去一切。

  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敌人胆敢动我们一根毫发,手就拿起武器,脚就加速追上敌人,齐心协力将敌人击倒。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觊觎我们。

  如此,我们才能安心生活。

  我知道大明还存在诸多问题,可只有先活下来,才能慢慢去改。

  如果死了,就真的一了百了了。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写了四五千字,堪称是大长篇了。

  但看到这篇文章,解缙却非常头疼。

  太长了,相当于三分之一部论语。

  真刊印出来,得一整个版面才行。

  而且,这篇文章遣词造句非常不严谨,通俗点说就是有点水。

  他估算了一下,这文章能压缩到千字以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