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三百七十七章 豪情万丈的时代(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七十七章 豪情万丈的时代(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三位少尹齐齐行礼。

  李承乾正要开口,又有内侍站在了殿外,朗声道:“太子殿下,陛下有旨,半月之后动身回长安。”

  “孤知道了。”

  内侍躬身行礼,小步离开了。

  再看眼前三人,他们都是京兆府的好手,办事得力且主持着现在两地的建设。

  李承乾摆手道:“你们与中书省商议,也不能一味地减少,赋税之策事关根基,也不能一改再改。”

  如今年过四十的刘仁轨有些惊异,他没有想到太子会这么快作出决断,如此果决地舍弃了一部分底层人的赋税,难得是一位宽仁的储君。

  刘仁轨神色严肃穿着端正的朝服,躬身行礼。

  随后他与另外两位少尹离开了乾阳殿。

  李承乾翻看着奏章,又有内侍前来禀报,上官御史回来了。

  上官仪向太子殿下禀报了山西各地的事,如今这些事都已经摆平,三十六座煤窑都收归朝中所有,朝中给地方作出了一些承诺,并且出了不少钱。

  太子与陛下回来之后,洛阳皇宫又出现了一个奇景。

  陛下坐在乾元殿内,太子殿下坐在乾阳殿,两座殿外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准备向陛下与太子禀报事宜。

  长长的队伍一路排到了宫门外,甚至要去觐见太子殿下的人比陛下的人更多。

  皇帝在泰山封禅之后,前来祝贺的奏章与文书多到几张桌子都不放下,堆得很高。

  其中诸国使者也前来恭贺皇帝在泰山封禅,依旧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祝贺国书先一步送到了,并且又送来不少金银与珠宝,甚至还有许多吐蕃的青稞酒。

  第一天排队的官吏没有见到太子殿下与陛下。

  第二天陛下又休朝了。

  无奈之下,朝中群臣只能去面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用了十余天,这才将这些搁置许久的国事摆平,朝中这才恢复到了正轨。

  九月中旬,秋意正浓,李承乾坐在大殿前喝着祛火的药。

  东阳道:“皇兄都是被国事累的,哪有人连续数天处理这么多国事的。”

  长孙无忌面带愧意地坐在一旁。

  李承乾道:“舅舅万万不要见怪,孤就是不想将事搁置太久,以免一拖再一拖。”

  “臣……”

  “舅舅不用自责。”

  长孙无忌这才不再言语。

  李承乾拿出一份奏章递上,“这是松州钱饷的奏章,今年入冬之前送去即可。”

  “臣这就去吩咐。”

  接过奏章时,长孙无忌看了眼太子殿下的神色,又是惭愧行礼。

  送走了舅舅,李承乾也将碗中的汤药喝完了,特别地苦,苦得牙齿都在打颤。

  苏婉递上一碗水,道:“殿下漱漱口吧。”

  即便是太子再年轻鼎盛,也不能接连几天都醉心在国事中,每天与朝臣说话,处置各地的奏章,几乎是住在了乾元殿。

  苏婉道:“殿下好好休息两天。”

  注意到妻子担忧的神色,李承乾摇着手中的蒲扇道:“其实这样的也好,这说明舅舅的威信在朝中越来越低了,而孤在朝中的威信越来越高。”

  苏婉出身名门,自然是知道其中厉害,随着储君越来越鼎盛,朝中群臣自然是偏向储君的。

  而赵国公即便是任职相位,也已不是当年了。

  当今郑公与房相都已年迈,唯有赵国公还留在朝中。

  一位储君越来越强大,外戚则会越来越弱。

  若太子的才能有限,需要仰仗这位舅舅。

  那么赵国公如今应该是如日中天的,反之则如眼下这般。

  不过,苏婉也深知自己也是外戚,武功苏氏都已被关中士族推举为关中士族之首,这不过都是虚名而已。

  如今的丈夫如此强大,武功苏氏唯有与丈夫共进退,只此一条路。

  苏婉身为太子的正妃,很多时候为了照顾东宫的家业,有时也是十分耗费心力的,顾不上孩子。

  东宫的家业很庞大,河西走廊,蜀中盐场,关中几处作坊。

  感受到温暖的手掌握着自己的手,苏婉也是明媚一笑,丈夫的手是如此地温暖。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