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511章 集装箱产业的布局(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11章 集装箱产业的布局(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在香港做集装箱热轧及焊接就很费劲了,再做炼钢几乎不太可能,除非买粗钢回来炼制精钢,但短期内肯定不会搞,就算要搞重工业,也得一步一步来;

  几人走进工厂后,魏泽涛道:“杨生,热轧厂还是可能有点危险的,我们去楼上隔着玻璃看看就行了。”

  “好。”杨文东自然也不会不同意,安全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且他也不懂技术,靠近看也没啥用。

  在楼上看了一会,一名工程师大概介绍后,几人就又来到了另外一个焊接车间,此刻,有着一共5个集装箱在焊接,空气之中也有着一股奇怪味道。

  杨文东看了看周围道:“老魏,这车间还得安装更强的排风扇,这种化学物质靠着口罩是没多大用的。”

  “好的。”魏泽涛又道:“杨生,这些味道大部分是因为我们需要做焊接完之后的密封检测,一种专门的气体,现在只是在研究初期,等以后会有专门的单独车间做这个试验的,也能保证准确性。”

  “这样就好。”杨文东点点头;

  随后几人在集装箱周围转了几圈,相关人士也做了讲解,最终几人又回到了工厂前方的行政楼会议室;

  杨文东询问:“老魏,这个工厂的人都没问题吧?特别是以后大规模生产的时候?”

  魏泽涛回道:“杨生放心,专业的质量、技术、焊接工程师都是从日本挖来的,湾湾那边也从他们造船厂挖来一些人;

  然后本地这边,香港建筑行业是后很多焊工的,我也挖了不少,我们的条件可比工地强多了,不过就是焊接标准不一样,所以他们还需要学一段时间,但都是有基础的,一两个月就能上手,而且即使焊接出了问题,只要检查那一关发现也是能补救的。”

  “好,这样我也放心一点了。”杨文东又问道:“那这边产能,一年准备多少?”

  魏泽涛道:“目前规划的产能是一年生产3000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后面如果需求增加,可以再继续扩大规模,周围的土地也已经买下来了。”

  “3000个20英尺?我记得这个市面上价格是2000多美元吧?”杨文东问道。

  旁边的郑玉华道:“是的,但还需要提前预定,如果想买现货,还得再加不少。”

  “那一年也有三四千万产值了。”杨文东道:“先等测试结果出来,如果做出来的集装箱,能够满足国际标准,那也不需要等到以后产能不够的时候再建厂,可以马上开始,集装箱这个东西,未来的需求量会非常多。”

  别说这会集装箱才刚刚出现,就是几十年后的21世纪,集装箱经常性的供不应求;

  前世的中集一年能够生产几百万E(20英尺集装箱),自己这边还差的老远呢;

  如果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等以后国内改开迁移进去,说不定未来的500强“中集”,就是自己的了,这对于长兴实业来说,也会是一个潜力远超过便利贴、拉杆箱等的新兴产业;

  甚至以后自己也可能借此进入钢铁领域,不过选址会是一个大问题,等以后集装箱规模真的很大了,再认真考虑。

  魏泽涛答应说道:“好的,只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得现在就花费很大的成本来培养新人了,要远比现在的人多,且周期长,这种行业不是之前的产品。”

  “没问题,做个预算给我。”杨文东笑说道:“想要做大产业,就得舍得投入,比起未来的收益,这点算不了什么。”

  PS: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