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建设盛唐> 第二三八节 山地师之争(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三八节 山地师之争(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bxwxx,最快更新建设盛唐最新章节!

  “让让,请让让!”

  热闹非凡的吏部大堂上,各道官员济济一堂,等待着上官的接见。

  他们看到了一个小字辈穿着深青色八品衣袍,大言不愧地说要小吏通传,请吏部尚书接见,他们都发出了嘲笑的声音。

  等待的官员不乏有三四品的高官,他一介小小的八品官,居然敢请尚书接见?

  主事出来见他都给面子了!

  然而让大家惊奇的是,小吏出来传达道:“尚书召通湟县县令冯小宝相见!”

  于是,在大伙儿嫉妒和羡慕的目光中,冯小宝走进了吏部深处。

  “他是谁?”人们惊奇地询问,知道是冯小宝,有熟识内情者道:“他是冯小宝,袁公的干儿子也!”

  难怪!

  冯小宝给人以讹传讹,都说他与袁公瑜关系密切哩。

  ……

  “你所讲的,都是真的?”吏部尚书袁公瑜沉吟地问道。

  这老小子,官运亨通,户部尚书变为吏部尚书。

  人财物三项中,管人的份量最重,吏部尚书自然高过户部尚书。

  他之所以升官,冯小宝不无贡献,因为袁公瑜青眼,冯小宝屡立功劳,反过来支撑袁公瑜识人的说法,一定程度上给他加分。

  “不错!”冯小宝坐在了袁公瑜客厅里,向他汇报通湟县情况。

  “听你所述,之所以成功是以竞争的手段、还有技术、还有奖罚分明、还有福利?”袁公瑜春风满面,对于小宝极是和蔼,倘若给别人看到吏部尚书这么好说话,只怕人人惊呆了。

  当然当然,这小运财星,怎么可能不对他客气有加,而且,袁公瑜极为老狐狸,感觉到帝后对冯小宝的注重

  “是的!”冯小宝觉得自己说得不错啊。

  “你去见天皇与天后,话就不可以这么说了!”袁公瑜如是说。

  天皇李治、天后武则天,于本年的八月十五日,高宗皇帝追尊六代、五代祖为皇帝,增高祖、太宗及皇后谥号,改称高宗为天皇,武后为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改元上元,大赦天下。

  此乃唐朝的盛事,可惜冯小宝来得稍迟,恰恰错过。

  袁公瑜教他道:“你应该说在天皇天后的圣谕下,教导百姓从善,注重农桑、兴建水利,鼓励发展!”

  吏部尚书洋洋洒洒,亲为冯小宝捉刀,所讲的都是“政治正确”,四平八稳的说法,让别人找不到错处。

  至于冯小宝所讲的,确为事实,但不可能在其它地方实现。

  激烈竞争?人人争先,有违以和为贵、中庸之道。

  技术发明?奇YIN巧技也!

  奖罚分明?法家之术,拜托,我大唐以德治国,儒家薪火相传。

  还有“福利?”天哪,你想做什么,讨好民众,想收他们的心给你卖命?

  说好听的是宅心仁厚,不好听的那就是居心叵测,再难听点的是你想造反!

  吓,这么大的罪名,有没有可能?

  完全有可能哦,文人构罪,莫须有即可。

  见到冯小宝闷闷不乐的样子,袁公瑜告诉他道:“郝处俊升官了!”

  袁公瑜升官,而郝处俊也没闲着,

  上元元年,高宗御含元殿东翔鸾阁观大酺。时京城四县及太常音乐分为东西两朋,帝令雍王贤为东朋,周王讳为西朋,务以角胜为乐。处俊谏曰::“臣闻礼所以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诈之心生也。伏以二王春秋尚少,意趣未定,当须推多让美,相敬如一。今忽分为二朋,递相夸竞。且俳优小人,言辞无度,酣乐之后,难为禁止,恐其交争胜负,讥诮失礼。非所以导仁义,示和睦也。”高宗矍然曰:“卿之远识,非众人所及也。”遽令止之。寻代阎立本为中书令。岁余,兼太子宾客、检校兵部尚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