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建设盛唐> 第六七八节 安逸的日子(二)(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六七八节 安逸的日子(二)(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太平公主呷了一口玻璃杯中的鲜红液体,觉得非常甜腻好喝,不由讶道:“这是沙瓜?”

  沙瓜就是西瓜,因为它耐旱,连沙地都可以用来种植,因此人们叫它作沙瓜,原产地为阿非利加,唐朝时流入新疆,朝廷已获得进献,甚至在两都已有种植。

  不过太平公主对之前吃过的沙瓜并不感冒,因为既不甜,也不起沙,现在的沙瓜却是超级好吃。

  “对,是沙瓜。”唐甜点头道。

  “很不错啊,但是以前我喝过的……”太平公主含糊地道,她连喝三杯,只觉得糊到了嗓子那里,需要一口果汁一口白水就着喝,超甜超沙超好喝!

  真是天下的美味!

  唐甜知道她想说什么,告诉她道:“他们种植不得法,这沙瓜的生长需要大太阳,还有很多的肥料,我们的肥料有很多。”

  那是,大群牛马,此地又无发达的农业,肥料不多才怪。

  “受教了!”太平公主马上想到用此法将两都的她的田地种上沙瓜看看。

  “哎,你今年打算种多少的棉花?”太平公主问道。

  “二十万亩吧!”

  “这么少啊,我打算种五十万亩!”太平公主在榻上坐直,宽大袍子里的白腻阵阵晃动如咸海的波涛。

  很大啊,看来老公在她身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唐甜心忖道,对太平公主说:“我的人手缺乏,连小孩子都派上用场了,哪象你的人这么多!”

  太平公主的资源丰富无比,例如人手,一般地,农作物开种和收获时需要人力多,生长期间用人少,因此太平公主可以从关中请短工,大量的短工去帮她干活。

  古代出行不太方便,人口管理也严格,除了商人、从军之外,许多人的行踪一辈子也出不到百里之外。

  太平公主却不同,她的面子够大,待到耕种和秋收时即到关内请短工,打包带走,原样送回,又不是抢走人口。关内的地方官哪敢说个不字。

  渐渐地,许多关内农民都到了关外打工,收入丰富,取部分支付家乡的调租庸还有节余结果大唐的农民工、春运就是从从她开始盛行的。农民工到西域修路、种庄稼种棉花、开矿、建筑、挖水渠、支前等等,什么都干。

  太平公主做事公道,按价给钱,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为她干活。

  有了充足人手,太平公主张牙舞爪,欲大干一场,得意洋洋地道:“今年五十万亩,明年一百万亩,后年二百万亩的棉花!”

  “你种这么多,卖得掉吗?”唐甜诧异地道。

  “卖得掉!”太平公主计划满满地道:“明年从玉门到博斯腾湖(这是她开发的重点)的铁路开通,再叫老公修了玉门到长安的铁路,我有多少棉花都卖得掉。”

  棉花确实是好东西!

  在古代,人们御寒衣服有皮毛,贵人用虎皮、貂皮,百姓用羊皮,或者用布,穿着可以,可是盖的被子,贵人可以盖一床皮毛,但百姓可不能盖上一床的羊皮,烧炕御寒也难做到,一是没那么多的燃料,二是危险(一氧化碳中毒)。

  棉花可以装进衣服里,成为棉袄,广泛推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关键在于,西域光照足,非常合适棉花生产,比起其它地方大有优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