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作者已经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我还是有第二种理解,矫情一些的。
这里头的辛夷树,其实是指作者托寄自身的候方域一伙。
候方域他们是复社的四公子,而复社的人一天到晚研究八股文章,并憋着能对朝政进行改革,试图阻止朝代更新的历史脚步。李香君是秦淮八艳之一,《桃花扇》里面将她塑造的十分高大,论起气度见识爱国立场,碾压复社这几个。
孔尚任在写《桃花扇》的前期,其实做着清朝的官,却结交了几个与清政府敌对(是的就是反清复明思想)的朋友。而《桃花扇》大火以后,他就被革职,之后一直处于一种自怨自艾,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态度里。
所以我才觉得孔尚任在写候方域的时候,这种辛夷不及桃李的写法,是不是也有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其中,因为男主候方域,在现实中也是做了清朝的官。
孔尚任他一直自恋的以为习得了管仲晏子的才华,可架不住康熙根本看不上(反正他是这么认为的),于是他转而开始恨康熙。这种恨可能在写《桃花扇》的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以自嘲的方式写出来。比如在他的笔下复社一群人虽满嘴瞧不起“魏党”之流,但真遇到事却比不上更有民族气节的李香君(我刻意忽略了候方域自己也有写《李姬传》,说李香君有侠气)。
所以此处的人为栽种培养的辛夷树除了代表这些复社公子,是不是也代表一种“尽管我也想叛逆,架不住我却要依赖着怹活”的屈服于现实,还不愿承认的心情呢?而这种心情活着,肯定是只能钦羡随东风怒放的桃李(李香君)啦。
所以我最开始构思女主的时候,用辛夷做我小说女主的名字,也是觉得她的一生可能逃不出这种命运。不用桃李,除了张桃李这名字太难听之外,更因为她的一生就是被别人培养操控的。不管她如何努力绽开,或许终究都不是为着自己,不是为着一个人风光无两吧…
我希望她能逃出去,所以我在写的过程中也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让她可以真的自由随心所欲,但是鉴于她在小说里还没长大,也只能暂且这样了。
希望她长大以后,能够有另一个名字来代替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