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贾> 第七章 相由心生(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章 相由心生(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东亭南隧人来人往,喧嚣声此起彼伏,布棚之下却静谧了片刻,只有瓷碗轻磕案几的短促声响一闪而逝。

  端木堂东墙边、与布棚就隔了一道墙的案几一侧,罗彩背对窗棂跪坐,放在腿上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神色紧张,却又夹杂着一丝喜悦。

  若价格合适,我此时就卖……有此一句,足以证明书法尚未脱手卖掉,也证明自己在南城门附近看到这位管公子时的想法没错,这位公子果真没有与人勾结戕害罗家。

  一般人若得罪罗家,怎敢随意抛头露面,纵使短视之人当真与人勾结想不到那么多,此时也该拿着分到的钱帛逍遥自在了,还挑担行商作甚。

  由此可证,这位管公子定是代为售卖这等从他处得到的书法。

  此时峰回路转,大有双赢之势,罗彩喜难自禁,望着小翠端着棜案过来,急忙掩住嘴,挡住可能有些痴傻的丑态,还好只是虚惊一场呢。

  小翠自后院端着放有糕点水果的木托盘,快步绕过木架凑到案几边,一边跪坐下来,一边小声惊疑道:“姑娘,林家三公子寻到端木堂来了,正与小八哥在后门说话。”

  窗外田辅笑了起来,说道:“二郎,此等书法、诗文,你当真可以自行做主?”

  罗彩右耳侧向窗棂,微微蹙眉低声道:“看到你了?”

  那林家三公子林镇林子圭是部江夏郡从事林衍的三子,十八九岁的年纪已经凭着放诞不羁的性子在圈内臭名昭彰。因部江夏郡从事与律令师同为州牧佐吏,林家与罗氏又同为襄阳世族,两家便有些来往,昔日罗彩及笄时林镇也跟着长辈来过罗府,此后不论是路上遇到还是两家长辈过寿,每逢见面林镇对她都会有过于殷切的表现,对方一帮狐朋狗友还曾调侃过两人很般配。

  此时一听说是林镇,罗彩想着对方许是近来得闲,此次听说了她的行程因此到端木堂打探,便有些担心。

  那林镇实非良人,今日若见了,必会生出烦心事来,往后也不知会有多少闲言碎语冒出来。

  小翠摇摇头,像是意识到什么,又道,“姑娘宽心,他不是来寻你的。”

  罗彩表情疑惑,便听得管佐说道:“田叔何出此言?”

  小翠笑中带着自得:“婢子去听了墙根,那林三公子是来找端木堂要钱的,似是诗歌的事。得知是公事,婢子不敢逾矩,便过来了。”

  “不过,我听着小八哥似是不认识林家三公子,言辞坚定,无奉迎之意。林三公子却叫嚷着李掌柜能作证诗文之事……”小翠望向窗棂,听得窗外田辅说话,小脸微微严肃起来,又疑惑道:“姑娘,林三公子那文采哪里能看,你说,此中会不会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小翠开口时,窗外田辅则在说:“你可要跟叔父说实话。李掌柜说了,这等书法比蔡公的真书都要平直竖长,极其罕见珍贵。又说这等改进真书之举,堪比张公改草书,比之蔡公的飞白体都要珍贵百……倍。”

  时下有蔡邕改进八分隶书作真书,又有张芝张伯英改进草书创“一笔书”,都是轰动整个文人圈子的大事,可谓影响了一个时代,所以把敬称与书法相连,也不会有人张冠李戴会错意。

  飞白体据传是蔡邕从给鸿都门刷漆的匠人身上受到的启发,字体丝丝露白,类似墨水将干的毛笔写下,在此时盛行一时,多用于宫阙等建筑的题字。

  但飞白体单纯是在书法技巧上做出创新,楷书则是新的字体,即便评价比飞白体要珍贵百倍,也没什么不妥。

  田辅那话语最后说到“百倍”时,也不知为何,中间停顿了一下,罗彩回味着田辅的话,饶是之前就知道书法的分量,心跳依旧不由加速。

  她没好气地捏起一块桂花糕塞到小翠嘴里,“你我不懂,不许乱嚼舌根。”又比了个噤声的动作,侧过头望向窗棂,两条细眉却微微皱起。

  ……

  凉棚下熏香袅袅,暖阳清风,热茶飘香。

  田辅细瘦修长有些老茧的右手正伸到李并身前,抓着那两片竹简的上端。

  田辅本来是要拿过那两片竹简的,只是竹简在李并枯槁一般的右手中纹丝不动,他斜了眼李并,见李并讪笑,便也只能拉着李并的手过来,微微斜过头看了几眼竹简,随后端起瓷碗,说道:“你能做主,等若说此书法是你首创。我东亭街士人委实不多,此次你与卜金退学,便只有伍壹一人了。”

  视野中,管佐脸上保持着淡笑,目光也依旧微微失神、似乎若有所思,乐燕则是表情茫然惊愕,田辅微笑道:“‘独此一份’用在行商乃奇货可居,于此事上并非善事。虽说叔父方才想着我辈后继有人,能令你取巧以书法诗歌再度入五业曹,叔父定然是要帮衬。”

  他牛饮一通,捏起毛笔敲了下空碗,朝李并说道:“满上。”

  李并忙不迭地起身拿过水壶给田辅倒茶,过程中手中依旧拽着两片竹简,见田辅嫌弃地瞥了眼过来,笑得愈发谄媚。

  此时两人的心情着实是轻松了不少。

  有先前管佐起头说起买卖时说的话,两人都当掌柜,有些事情一想就通透了。

  卖字卖诗不像普通买卖钱货两讫就行了,是要在契约上签字画押的。

  这年月要用到签字画押的事情其实也不少,在五业曹上学都会用到,管佐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规矩,之前又有李丘介绍时提过契约一事,如今管佐却张口就要卖字卖诗,显然不怕人追究与书法诗文相关的责任。

  这可不像是那些商敌该有的做法了。

  契约一旦签下,便是出了意外,也是管佐担主要责任,端木堂与罗家顶多受到牵连,就算遭人非议,也比较容易化解。

  那些商敌都是世家门下,此时在任的几位管事人也非庸才,想来不至于拿出这等粗糙的筹谋来。

  此时自觉没有商敌参与,应该是虚惊一场,同时猜出管佐没有拿书法投了别家,也没有传端木堂的恶名,两人身为罗家客僮,只觉得心中一块大石落下。

  比起田辅,李并更是松了一口气。

  先前棋差一招丢了这等书法,以至于整个罗家都开始劳师动众准备应敌,如今也不知道那些固守各自职位严阵以待的同僚在背地里如何骂他,或许就连大宗与罗家三叔公都准备将他推出去,书法若当真失而复得,他就能将功补过了。

  罗家麾下客僮中善书法的就没几个,他算其中出类拔萃的,若是能够先一步琢磨透这等书法的精髓,被推出去在书法一道上开宗立派也有可能。到时,反倒是因祸得福,功成名就。

  不过如今契约还没到手,李并也没懈怠,相较于罗氏还有可能丢车保帅,他辱没这等书法的事实不会改变,此事处置不妥,他极有可能身败名裂。

  也是因此,他想先保住两片竹简在手,如果可能的话,稍后管佐写的所有字他都要拿在手里,也好凭借管佐的笔墨,争取到面见罗家大宗与三叔祖的机会,以此求得一线生机。若让田辅亦或别人拿到,可难说不会有意外。

  与此同时,其实李并比罗彩想得透彻,真要是有人牺牲棋子也要污罗家名声,别说管佐出摊可能是在迷惑视线麻痹他们,契约其实也不一定有用。这方面田辅自然也是想到的,所以两人磋商之后,才有了田辅首先开口试探。毕竟田辅与管佐比较熟。

  说起来,田辅手中那支毛笔也是这次磋商时顺走的,以拓木为杆,秋兔毛作笔尖,品质还算不错,市面上相对劣质普通的毛笔价值十钱二十钱左右,这支则价值一百钱。不过填入账簿时该有的缺口还得李并补上。

  虽说对于他们来说这一百钱并不要紧,但被占便宜谁又能开心,田辅拿笔敲空碗,也是知道李并握着竹简不放的原因,所以拿毛笔膈应李并。

  自田辅伸手拿竹简,到李并笑呵呵地给田辅倒茶,整个过程管佐都看在眼里,李并拿着竹简不放并不隐晦,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其中有问题,此时见李并讪笑着在他与乐燕的瓷碗里也续了茶水,管佐说了“感谢”,心中却唏嘘不已。

  这老掌柜的见识是真的到位,真就凭借自己写的寥寥几字直接看穿了楷书的创新,虽说楷书至汉末八分隶书开始就逐渐作为通行字体延续了一千八百年,比草书意义重大,但拿张芝改进草书作比较,在当下算是比较合理的。

  五业曹虽说以经史子集为正统,不是类似鸿都门学那样研究书法字画之类的文艺类学校,以往却也有一些学子因过人的特长受到赏识入学。管佐如果真担下楷书原创者的名头,经过核实后又没有作弊,确实能够进入五业曹了,指不定还能拜在宋忠门下,成为高足弟子。

  此时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如果老师门下学生太多,便会有高足弟子与普通弟子之分。高足弟子由老师亲自教导,普通弟子则一般由高足弟子教导,两者之前一般只存在成绩上的差别,却也预示着亲疏。

  好比郑玄,当初拜入马融门下,由马融的高足弟子教了三年才得以见到马融。又好比田辅口中的伍壹,如今便是宋忠门下的普通弟子。

  此时田辅将“诗歌”也纳入管佐取巧入五业曹的技能,管佐明白田辅应该是在抬举。毕竟自古诗歌辞赋到了一定程度,并无绝对的第一,很多情况下,那些流传下来的诗歌辞赋能被赋予冠绝一时的名声流传千古,也是因为作者本身的名声以及鉴赏者的身份地位不容撼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