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辛苦一天,却也充实的很,408寝的几个哥们回了寝室还在热切讨论,明天该如何到燕京的各大小区门口忽悠那些学生家长。
何春生这边进行的如火如荼,却有几个人已经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孙坦眼看一帮人大学生到处推广“一对一家教”,心里焦灼,把几个跟班叫到一起,询问一对一家教的情况有。
孙坦是华夏人大的学生会副会长,也是燕京本地人。在人大颇有一些人脉,据说校领导中有他家的亲戚,要不是因为这届学生会的会长政治背景雄厚,孙坦早就有机会做到学生会会长的职位了。
不过好在学生会的会长只想着在大学学生会里积攒一些初始政治资本,并不想管学生会的琐事,所以孙坦虽然头衔是副会长,但实权已经无限接近会长了。
今年他大四了,家里在燕京颇有些实力,家里的计划本来是他毕业之后直接参加公务员考试,孙坦是经济学院的学生,所以家里直接安排他考商务部公务员,不过即便是孙坦家境资本雄厚,但想直接运作他进华夏商务部的可能性还是很低,所以需要孙坦在大学毕业之前,多多争取一些特殊的竞争资本。
所谓特殊的竞争资本,也就是学习成绩之外、能拿出手的荣誉与成绩,孙坦的目标是明年三月份评选的燕京十佳大学生,在高校如林的燕京拿下这个荣誉,运作进商务部也就有十足把握了。
历年十佳大学生的考核标准都是以德为主,而且要求非常苛刻,说得夸张一点,跳进河里救上来三个小学生都未必能评选得上,除非施救者本人死了。
从上大二那年,孙坦就在琢磨怎么能够拿下一届十佳大学生,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直到去年的评选中,有一个在学校里经营助学冷饮吧的燕京大学生入选,给了孙坦灵感。
那个燕京大学生,通过打工赚钱买了几台简易冷饮机,放置于学校的各大操场,雇佣了几个贫困学生轮流兼职售卖冷饮,所得的利润又拿来资助其他的学生,这种形式一经推出也受到了不少大学生的追捧与支持,所以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发展到了六所高校、二十台冷饮机,同时资助超过八十名贫困大学生。
有这个事迹做支撑,那个燕京大学生才拿到了去年十佳大学生的其中一个名额,孙坦觉得,这种事情自己也可以做,而且,自己能做的更好更大。
于是,华夏人大的“助学帮”在今年五月份诞生,孙坦想靠着“助学帮”给自己积攒一些名誉,而且眼下看起来,“助学帮”的发展还是非常顺利的,借助学生会的权威,这段时间“助学帮”已经累计帮数百名贫困学生找到了校内与校外的兼职岗位。
而且,孙坦还在里面发现了一个盈利模式,通过输出校园劳动力,他带着几个心腹没少从里面赚钱,虽说他根本不缺钱,但这份利润,却帮他养活了一帮心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