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影视都市> 第三十三章(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三章(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飞卢小说网
  平时习惯了在掌握绝对主动的状态下与学生对话,没想到今天一下子沦落到绝对被动的状态,现在何春生愿意把一对一的后续发展扎根在建工大学,对他来说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起码这样一来,学校可以说是自己培养了何春生,并支持了一对一的发展,这样也不错。

  “周校长,燕京青年报和燕京晚报的记者找到班里来了,他们都想给何春生做个专访……”影响力经过一天的放大,一对一已经吸引到燕京其他媒体的注意了。

  周永猜到何春生很快会成为燕京媒体的宠儿,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快,两家纸媒都是燕京本地发行量排在前茅的,竟然会同时找上门来。

  周永想了想说:“这样吧,教学楼那边人多嘈杂,干脆就请记者到这里来采访吧。”

  班导点了点头,也没问何春生什么意见,扭头就走了。

  何春生心说你也没问问我是不是愿意接受采访,不过这种情况下,他也清楚班导在大领导面前基本没什么话语权,所以也就没发表任何意见。

  很快,何春生的班导便带着几个人来到了周永的办公室,两个报社来了四名记者,都是一个记者搭配一个摄影师。

  何春生不太懂媒体,但周永却是内行,传统纸媒的记者出来做采访,如果只是普通采访的话,一般就是记者一个人来,拿着录音笔或者笔记本,聊一聊,回去之后整理成文字就直接发表了,不过这两家报社都是双人配置,有一个扛着专业相机的摄影师,那不用说,肯定是带照片的图文采访。

  纸媒领域,一般有这个配置的,就算是比较重要的新闻了,看来这两家纸媒对一对一都很重视。

  班导带着四人进来后介绍到,“几位,这是我们学校专管本科院系教学的副校长周永。”

  周永站起身来,热情的跟进来的两个记者握手,本能的过滤掉了两个胸前背着相机的摄影师。

  两个记者一进来眼睛就盯着何春生,毕竟何春生已经在燕京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露过面,不过,对于迎上来的周永,两人还是礼节性的跟他握了握手。

  周永微笑着说:“欢迎两位来我们学校。”

  等跟周永客套完了,两人才终于能跟何春生对上话。“何春生同学你好,我是燕京晚报(燕京青年报)的记者,想给你做一个专访……

  何春生便在周永的办公室里接受了两家报纸的采访。在问了何春生诸多关于一对一的细节问题之后,才把采访对象转为身边周校长。

  有何春生在场,周校长也没办法把一对一往建工大身上揽太多,只能按照与何春生刚达成的协议来说。当然作为老油条的周永也说了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比如一对一成立初期,就得到建工大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又说眼下已经拨了四百平左右的办公场所,专门给一对一使用。

  听说一对一要在建工大设立自己正规的办公地点,两名记者都非常好奇,便同询问何春生一对一正规化之后,是否要公司化、是否接受学校或者教育部门的管理、是否要从校外招聘职业团队。

  何春生一一回应到,首先,一对虽然是大学生创建,但也是社会自然人创建的民间公益组织,所以不会公司化,不过会最大限度的财务公开,所有应该缴纳的税绝对不会拖欠,尤其是会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为一对一的学生代缴个人所得税;

  其次,一对一是民营公益组织,所以只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不接受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直接管理;

  最后,一对一会尽量从建工大学校内招聘本校学生兼职,或者本校毕业的师兄师姐全职,尽量保证这个公益组织的血液纯粹,也就是全由人大学生组成。

  同时,何春生乘机打广告,对记者说:“一对一上线之后,也得到了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帮助,比如星海市鲲鹏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联系过我,表示希望能够给一对一提供所有的办公设备。”

  采访的最后,摄影师要求给何春生拍摄几张个人写真用来刊登在报纸上。何春生没有拒绝,周永被礼貌的请到了镜头外。何春生坐在周永办公室的沙发正中间,双腿微微叉开,双手交叉搭在膝盖上、身体微微前倾,嘴角带着几分自信,就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何春生微微眯起一只眼,笑容里多了几分玩味,整个人也多了几分年少轻狂。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